母亲安全儿童优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3

母亲安全儿童优先

王涛

王涛(内江市市中区牌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1000)

【摘要】为了贯彻《母婴保健法》更好的保证母亲安全,儿童优先。及掌握辖区内,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开展两个糸统管理。掌握辖区内孕产妇,儿童的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健全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健康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常见病的预防、产前检查、新生儿访视、计划免疫等。在社区妇幼保健工作中实施的综合性措施,可有效的控制疾病对妇儿健康的危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是我们妇幼工作重要任务。

【关键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计划免疫

【中图分类号】R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104-02

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孕产妇、0-6岁的儿童。重点是孕妇、新生儿和3岁以下的婴幼儿。妇幼保健工作是基本公共卫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生优育,促进妇女身心健康和儿童适应社会能能力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妇幼保健,加强社区两个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及儿童患病率和死亡率,保证母亲安全,儿童健康成长。我从事妇幼工作以来,在平时工作中一点体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健康教育制度

每一个准妈妈都想知道宝宝的发育情况,从而建立自己与宝宝的亲密关糸,因此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孕产期健康教育可减轻家属对妊娠、分娩的担忧和恐惧促进分娩和分娩过程更加健康,预防疾病,提高出生质量,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妇幼保健工作面广量大,首先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孕产妇及保健意识和传授新的保健理念、喂养习惯和习俗,使其建立科学的喂养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母乳喂养知识,让孕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同时宣传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儿童预防接种等主。促进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1健康教育的方法

1.1.1孕妇方面收集资料以确立孕妇的需要,根据孕妇的职业,文化程度,胎次产前检查情况,对妊娠和分娩知识的掌握情况,产前准备及产后护理作为健康教育计划的依据。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以妇保门诊孕妇学校为主导,印发健康教育的小册子,设置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对孕妇分阶段的健康教育,将教对象分妊早期、妊中期、妊晚期分组管理,将教育的内容按妊娠、分娩、产后3个不同的阶段给予相应的指导。妊娠期在妇保门诊的孕妇以孕妇学校课程为主,包括妊娠生理、孕产妇营养、孕妇心理卫生保健、口腔保健、分娩生理及产后保健等。出院后由妇幼人员,在1周、4周、6周进行家庭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指导。

1.1.2婴幼儿方面通过新生儿访视对产妇进行宣传。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规定,新生儿访视3次。第一次访视出院后1周内,妇幼人员到产妇家中同时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的情况、预防接种的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识别高危儿,行专案管理。第二次访视于生后10-14天,了解黄疸是否消退,测身长体重,指导加喂维生素AD滴剂,预防佝偻病。第三次访视于生后28天进行满月访视,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对新生儿进全面的体格检查,出现异常情况应分析原因,加强管理,继续识别高危儿。如高危情况解除,则解除专案管理,转为正常新生儿管理,尽可能提供最佳服务。

1.2健康教育的内容

1.2.1孕妇方面妊娠心理卫生保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优生优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孕妇有忧虑和恐惧心理,担心怀孕后会影响工作和交际、体形有些改变、担心胎儿有无畸形等情况。恐惧妊娠晚期挺着大肚子难受、身体吃不消、分娩时疼痛、怕产后影响性生活等。针对这些孕妇,我们分别制订个体教育计划,首先讲解妊娠、分娩是女性的生理现象。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同时要体贴和关心她们,教育她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学会自我放松,多想妊娠带来的喜悦。参加有意义的力所能及的活动,听音乐、看书、给胎儿讲故事,和朋友聊天和亲人相聚均可缓解身体的不适感,愉快的度过妊娠期。

介绍基本知识,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如孕期合理膳食、加强营养、戒烟戒酒。起居平稳、适当运动、避免劳累、保证睡眠。介绍孕期检查时间、胎动时间、预产期计算、自测胎动等,如有腹痛、阴道出血、流液、胎动减少或频繁要及时就诊。

孕期体位及活动指导妊娠早期、中期卧位姿势不限制,以习惯舒适为准。妊娠晚期多以左侧卧位为主,左右侧卧相结合,以孕妇舒适为主,不能长期采取单一的左侧卧位,以减少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窒息等情况。指导孕妇不要长时站立、久坐、下蹲和仰卧位,预防胎膜早破和仰卧位低血压,危及母婴安全。

孕期预防便秘指导孕妇适当户外活动以不感觉疲劳为宜。注意饮食调节,补充高蛋白的同时要注意新鲜蔬菜、水果和水分的摄入。每日晨起一杯白开水或蜂蜜水,每晚温热水泡足以减轻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肠蠕动,可有效预防便秘,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不可随意应用泻剂,不可用力按摩腹部。

产褥期的健康教育从胎盘娩出到产妇全身各个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规定为6周。分娩至出院这段时期由医务人员在院内完成。出院后建立产后访视制度,由妇幼人员在产妇出院1周、4周、6周3个不同阶段进行电话随访或家访,询问产妇一般情况和自我护理能力、母乳喂养等情况,进一步强化产褥期卫生、新生儿护理、母婴常见疾病的预防等知识,并对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1.2.2婴幼儿方面新生儿生理现象:乳房肿胀;2-3天自行消退,不要用手挤或其它方法挑,以免感染。生理体重下降;出生2-4天出现占总体重6-9%不超过10%。生理性工黄疸;出生2-4天出现7-14天消退。新生儿红斑;出生2天同新生儿出现,一身红色丘疹四周有红晕,看起来可怕,同时步影响新生儿进食精神佳,不发热,多在1-2天自行消退,这是因为新生儿皮肤娇嫩、血管丰富、角质发育不全,当从母体娩出,便从羊水的浸泡中来到外界,受空气、衣物、洗澡等刺激,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是环境变迁的生理反应。

母乳喂养指导好处:营养全面含糖、旦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喂养方便,无菌且温度适宜。有免疫力。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智力发育。同指导正确的喂养方式,按需哺乳,预防溢乳。

观察脐带:使其保持清洁,干燥,沐浴及换尿布时应注意脐部是否潮湿。预防红臀。新生儿沐浴室温为24-26℃水温度38-41℃洗沐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年龄越小,生长发育速度越快。消化糸统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唾液分泌少,不易消化食物,因此不宜过早添加辅食。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控制力差,易溢乳和呕吐。肾脏不成熟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泌及酸咸功能弱,尿的浓缩能力,尿素及钠的排除能力有限,因此人工喂养的婴儿易发生水肿及血尿素增高。

小儿常见的三大类疾病(一)感冒:发烧、咳嗽、小儿肺炎、哮喘。(二)肠胃炎:伤食、腹泻、便秘。(三)小儿杂症:寻麻疹、湿疹、小儿盗汗、小儿遗尿、多动症等。

2孕产妇保健

2.1辖区内孕产妇糸统管理定期与计生办、妇保院等相关机构核对数据了解和掌握孕产妇常住数和流动数,及时建立孕产妇糸统管理档案,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进行管理。

2.2孕早期保健孕12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开展孕早期个人卫、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作好产前筛查,坚持服用叶酸。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有高危因素和可能有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2.3孕中期保健期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加强胎儿B超监测,加强营养适当补充钙铁锌维生素,注意个人卫生,衣着宽大舒适,乳房要用宽松的乳罩托起,不宜束胸、束腹或穿高跟鞋,性生活应节制。适当户外活动,对宝宝进行胎教,每四周1次产前检查。

2.4孕晚期保健孕28-36周、37-40周各随访一次,高危孕产妇酌情增加随访次数,并建立随访登记本,如出现意外随时转诊。保证充足睡眠,左侧卧位,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盆浴,勤洗澡,禁止性生活,每天定时检测胎动,每周测量体重。

2.5产后访视在收到分娩医院产后访视卡后,妇幼人员在1周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指导一并进行新生儿访视。通过观察和询问、检查了解产妇的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和腹部伤口的回复情况,对母乳喂养有困难的、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回复者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诊;同时观察新生儿的情况。

2.6产后42天健康检查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对产后回复情况进行评估,发现异常告知回原分娩医疗机构检查;对产妇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尽可能的提供最佳服务。

3儿童保健

3.1散居儿童系统管理每月与妇保、计生办、计划免疫等核对出生,了解和掌握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人数,及时建立儿童系统管理健康档案,按照四二二的要求进行管理即3、6、8、12、18、24、30、36月龄共8次。内容:进行体格发育检查及评估,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6、8、18、30月龄进行1次血常规检查。6、12、24、36月龄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根据体检情况,指导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并对适龄儿童进行早期教育。

3.2集体儿童的管理首先要掌握辖区内托幼园所的基本情况,定期督导托幼园所完善保健设施,指导保健老师做好晨间检查、传染病登记等日常保健工作。完成每年1次新入托和定期的儿童体检工作。同时督促幼儿教师到妇保院行每年1次的体检,合格者方可上岗。

3.3高危体弱儿管理体弱儿的管理是儿保工作的重点,在体检中发现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早产低体重儿等须进行专案管理,建立专案档案,按相关要求随访。

3.4提高母乳喂养率与妇保密切配合,指导孕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提高母乳喂养率。

4计划免疫制度

建立儿童免疫接种证,按照国家规的儿童计划免疫制度和程序,进行预防接种。1岁内完成基础免疫,1岁半进行麻风腮、甲肝、百白破疫苗的接种,2岁乙脑疫苗的加强,3岁A+C多糖流脑的接种,4岁脊灰疫苗的服用,6岁白破、A+C多糖流脑的接种。开展儿童入托验接种证制度,对迟、漏种的。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通过免疫糸统管理,及时进行补种,有效防止传染病在社区内暴发流行。

总之妇幼卫生保健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也体现国家对广大妇女儿童的关心关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妇幼卫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对社区妇幼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妇儿身心健康。是每个妇幼人员的基本职责。

参考文献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

[2]陆红珍.提高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促进儿童身体健康.求医问药,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