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造口袋佩戴合格率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品管圈在提高造口袋佩戴合格率中的应用

綦知

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414000

【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提高造口袋佩戴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日-2016年6月20日收治的住院肠造口患者82例,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方案,对实验组采取品管圈活动,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造口袋佩戴合格率分别为95.12%与75.61%,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12%与80.49%,P<0.05。结论对肠造口患者采取品管圈活动利于提高造口袋佩戴的合格率,促进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关键词】造口袋;佩戴;合格率;品管圈

品管圈指的是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员采用群体智慧、头脑风暴、自动自发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并采取相关的方案对问题进行解决或者缓解,进而促进持续质量改进[1-2]。近些年来,由于品管圈在各个行业中被广泛推广,其适用于医疗卫生领域中。肠造口属于一类外科手术[3-4],将会对患者正常的排便途径进行更改,术后无法随意控制粪便的排除,导致严重加大了患者的心理压力,生理上受到重大的影响,容易引发患者发生社会障碍等心理变化情况,进而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许多患者手术完成后将会引发依赖的心理,因此,加强造口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日-2016年6月20日收治的住院肠造口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纳入本次研究,疾病类型包括小肠、乙状结肠等造口。

信封随机分组方案进行分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均占据41例。常规组:男女患者之比为22/19,年龄21-69岁,平均(45.20±3.14)岁;实验组:男女患者之比为23/18,年龄20-68岁,平均(45.10±2.9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可知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等。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品管圈活动,统计肠造口患者无法规范更换造口袋的原因并进行登记,出院前的一天对造口袋更换进行考核调查。

A:建立品管圈小组:采取自愿参与的原则,小组成员共有9名,其中护士长为辅导员,圈长由组织与管理能力较强的专科护士担任,对本次活动的目的、方法、意义、重要性等进行说明,强化观念。

B:落实护患沟通制度:护士长对护士工作流程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督导,并将护患沟通的落实情况纳入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内,进一步加强管理监督,及时对沟通效果进行评价;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多注意语速、语气、沟通环境等,依据患者个性特点、实际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利于将患者依从性提高,便于提高护士的责任心与综合素质,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C:规范健康教育:病区采取规范化的个性化健康教育,要求语言应通俗化,对造口袋的正规更换流程图进行更换,并制作健康教育展板在病区走廊上进行张贴;日常工作中注重细节处理,告知患者规范更换造口袋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D:积极落实护士培训工作:加强护士的培训工作,加强床边考核制度,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利于将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展开多样化的知识与竞技比赛。

E:采用十二步造口袋更换法进行操作:准备好水盆接清水,对造口与周围皮肤进行仔细清洁;采用纱布对皮肤进行清洁,保持其处于干燥状态;采用尺子对造口直径进行准确测量;将造口底盘拿出;将造口底盘进行裁剪(用剪刀),使得裁剪后相比实际大2mm;在造口周围采用造口粉;采用棉签进行铺洒;将皮肤保护膜均匀涂抹在造口周围;采用防漏膏涂于造口周围;对造口底盘进行粘贴(从下至上),采用封闭夹对造口袋出口进行封闭;采用造口腰带进行妥善固定;戴好手套对患者皮肤进行从上至下按压,对造口底盘进行揭除,观察造口底盘是否已经被排泄物所侵蚀,对其周围皮肤情况进行仔细检查。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造口袋佩戴合格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分析对比,其中非常满意表示评分≥95分,满意表示评分≥80分<95分,不满意表示评分低于80分[5-6]。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涉及的相关资料均纳入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造口袋佩戴合格率

实验组:合格39例,不合格2例,合格率为95.12%(39/41);常规组:合格31例,不合格10例,合格率为75.61%(31/41)。说明实验组的造口袋佩戴合格率相比常规组明显较高,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12%与80.49%,P<0.05,详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

3讨论

品管圈活动可将科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进行联系,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将员工的脑力资源与创造性思维进行有效的发挥,使得员工具有品管意识、问题意识、服务意识、改善意识等,将不良品质减少,利于将品质水准进一步提高,进而保证良好的产品质量,将企业竞争力提高[7]。目前,品管圈作为一项加强管理的方式,已经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与健康观念的转变,要求医院需要更加高效的专业水准,进一步将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保证患者的健康,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满足患者的需求等[8]。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采取品管圈活动,依据本病区实际情况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品管圈进行组建,可培养护士如何借助集体的优势解决问题,如何在团队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并依照团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9]。其中在品管圈活动中实施十二步造口袋更换法,其重点在于每个步骤与所准备的器械物品是相对应的,便于造口患者和家属记忆与操作,不会造成物品的遗忘,便于操作的顺利进行,若未使用上述更换法,容易导致造口用品或者操作步骤遗漏,不利于造口袋更换质量的提高。本次研究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对实验组采取品管圈活动,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造口袋佩戴合格率相比常规组明显较高,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进一步说明了实验组护理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综上情况可知,对肠造口患者采取品管圈活动利于提高造口袋佩戴的合格率,促进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尹春梅,彭红霞,汪贵宇等.品管圈在降低肠造口病人造口袋非计划更换率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35):268-269.

[2]黄紫霞,黄丽芳.一件式造口袋联合持续负压引流用于大便失禁患者[J].护理学杂志,2013,28(1):50-51.

[3]杨海芳,王文琳.一次性造口袋与气囊导尿管用于大便失禁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607-1608.

[4]李艳,孙丽.尿路造口袋联合透明贴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162.

[5]李银清,方小妮,郑若贤等.应用两件式造口袋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1):1864-1865.

[6]胡宏鸯,魏惠燕,叶志弘等.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伴造口肠瘘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61-362.

[7]龙赛英,廖静,贾颖等.一件式造口袋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在大便失禁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3,17(1):72-75.

[8]马辉,杨连招,阳诺等.不同类型造口袋对造口周围皮肤影响的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19(1):59-61.

[9]张琳.一件式造口袋在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周围渗液处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6,3(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