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冠心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曹静

曹静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江苏贾汪221000)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接诊治疗的200例冠心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100例实验组与100例参照组。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冠心病;应用;他汀类药物;效果

本次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接诊治疗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冠心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接诊治疗的20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排除精神类疾病、认真功能障碍、脑、肾、肝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10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他汀类药物)与100例参照组(实施扩张血管及抗凝药物),参照组患者最长病程为10年,最短病程为1年,平均年龄为(4.6±0.4)岁;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50岁,平均年龄为(65.3±1.8)岁;男性60例,女性40例;实验组患者最长病程为11年,最短病程为2年,平均年龄为(5.6±0.4)岁;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52岁,平均年龄为(68.3±[1.8)岁;男性58例,女性42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中未出现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比开展后续对比。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扩张血管及抗凝药物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入院后对其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之后采用硝酸脂类药物对患者扩张血管,之后采用活血化瘀药物改善患者心肌营养情况,针对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的患者需采用对症处理。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瑞舒伐他汀,一日一次,一次10mg,持续治疗8周。

1.3评定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等于有效率加上显效率。无效标准为:患者治疗后心绞痛情况未缓解,心电图检查结果为异常;显效标准为:患者治疗后心绞痛情况缓解程度超过80%;有效标准为: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超过5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200例冠心病患者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卡方检验,以%形式展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t检验,以形式展开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实验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患者中显效40例,占40.00%,有效52例,占52.00%,无效8例,占8.00%,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参照组患者中显效30例,占30.00%,有效40例,占40.00%,无效30例,占30.00%,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心血管疾病中多发且常见的疾病就是冠心病,该病诱发主要与机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且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就是血清胆固醇水平过高、脂质代谢功能紊乱等,临床表征主要为心律失常、胸闷、胸痛等症状,进而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一般情况下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冠心病疾病,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胆固醇水平,同时还可以保护患者心血管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该药物作用机制主要为:他汀类药物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改善心肌重构,抑制心肌纤维化及肥厚化,减少房性心律失常及室性心律失常,延缓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血小板功能,增加患者心脏血供,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血液代谢,抗心肌缺血;且他汀类药物配合扩张血管及抗凝药物可增加冠状动脉血供、稳定血管表皮细胞斑块,进入有效改善临床病症[1-4]。基于此,本次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接诊治疗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冠心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通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冠心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及采用。

参考文献:

[1]李林,吴龙飞,邓静宇.对比不同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J].心理医生,2017(4):16-17.

[2]杨晓甜,李娜.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对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8(11):239-240.

[3]唐慧芸,王烨,姜盈缨,等.脂蛋白(a)与稳定性冠心病的关系及他汀类药物对其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6):666-671.

[4]孙艳华.血清Lp(a)与稳定性冠心病的相关性及他汀类药物对稳定性冠心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4):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