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11例营养不良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某院11例营养不良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分析

殷正亮

(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200)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不良的重症患者营养治疗的特点,分析营养治疗的经验和不足之处。方法通过分析长期入住ICU的营养不良重症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诊断、营养评估、营养指标和营养治疗,根据相关营养指南和文献进行分析。结论目前部分基层医院的重症患者营养治疗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但医生和护士的营养意识还需不断提高,营养治疗和监护还有不足之处。

【关键词】重症患者;营养不良;营养治疗

重症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存在神志、呼吸、循环、感染等多病症情况,而且很多重症患者需长期入住ICU,导致很多患者存在营养风险问题,营养不良问题。

有关营养治疗研究表明:伴随营养不良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营养状态正常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更易并发感染,器官功能衰减等,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患者家庭负担增加,医疗费用的增涨[1]。综合看来,重症患者的营养评估,营养治疗和监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回顾性分析某院出院的11例营养不良的重症患者,通过分析该患者的出入院营养变化、营养治疗来分析导致营养不良的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入住ICU并出现营养不良的出院患者。营养不良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住院过程中体重指数、营养指标(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等)出现严重降低的患者,并结合患者营养风险评估的高低。

1.2方法

1.2.1分析营养变化:对每例患者出入院的诊断,APACHEⅡ,肝肾功能,NRS2002进行评分,同时定期测定患者的营养指标(体重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等);

1.2.2关注营养治疗:对患者转入ICU后给予营养治疗的时机,营养治疗的方法(肠内EN,,肠外PN,EN+PN),给予营养的(蛋白质、热卡)与理论需要的占比。

1.2.3营养治疗过程中的异常变化,包括患者营养不耐受(腹泻、反流)

2分析结果

表1.患者基本情况

表2.患者营养治疗等情况

表3.患者营养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结果

从表1中的患者基本信息可以看出:1.营养不良的重症患者以老年人居多,60岁以上的占到72.7%。2.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普遍较高,居于10-30分,62.5%的患者在10-20之间;3.患者的入住ICU的时间长,住院时间的中位数为25.6天。3.11例患者中以手术病人为主,9例病人进行了手术,以颅脑手术为主,术后发生肺炎的患者有8例。4.11例患者入住ICU期间均出现了感染情况,包括不限于肺炎、肠道感染、颅内感染、泌尿道感染,另外90.9%的患者使用了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治疗。

在营养治疗方面:1.营养时间控制的比较好,9例均在48h内给予营养治疗;2.营养方式与结构方面有特殊,81.8%的患者采用了EN联合PN的方式,营养的构成:EN有米粉、鸡蛋等自制的营养产品,也有商品化的肠内营养,都是每日混合使用;PN的使用全部以脂肪乳和复方氨基酸的单瓶输注;3.营养的耐受性问题还是普通存在的,6例患者出现了腹泻情况,采用益生菌、蒙脱石等治疗后好转;胃潴留和呕吐各1例,采用暂停、减少营养输注或加用胃动力药后好转;肠外营养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4.另外11例患者均给予了白蛋白补充蛋白治疗,针对血红蛋白偏低的情况有45.4%的患者给予输血治疗。

表3的结果提示:患者营养治疗前后,营养指标(BMI、白蛋白、血红蛋白)结果均存在显著降低,由入院前有63.4%的体重指数达标率降至出院前的0达标率,出院前有90.9%的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63.6的患者有低血红蛋白症。

3讨论

出现营养不良的重症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要人群,而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退化,器官功能尤其是消化功能的衰退也是导致发生营养不良的高危因素[2]。加之这些重症患者病情危重,多器官存在疾病,APACHEⅡ评分较高,死亡风险大。颅脑手术也是患者发生重症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的住院、应激状态、呼吸机的使用等等均促成了患者的营养不良因素的发生。

目前营养治疗在重症患者的治疗中作用是明确的[3],但对营养治疗的重视程度和营养治疗的方法还有待改进,尤其是在基层医院,由于缺乏静脉配置中心,3L的袋的使用还未能全面开展,单瓶输注比较普遍。患者家属对商品化的营养液不能认可,自制的肠内营养不合理也许关注。如何让患者家属参与营养治疗,规范营养治疗是需要医护人医利用好人文关怀的方法。

营养的不耐受也是影响营养治疗不充分的因素,按照指南推荐采取治疗原发病、优化EN配方、抬高床头和使用胃肠动力药物等措施来减少不耐受性,但其发病率仍为30.5%~75%[4]。营养不耐受(腹泻、呕吐、胃潴留)与患者的病理状态有关,应激状态,冰毯降温,抗生素相关腹泻,镇痛镇静、呼吸机的使用都存在相关性[5]。但医护人员的营养治疗也需不断提高层次,如营养耐受的监测,腹泻的处理,胃潴留的监控等等。

总而言之,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营养治疗能够使患者获益是不争的事实。探讨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因素,改进营养治疗的方法来最大限度的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CorreiaMI,WaitzbergDL.Theimpactofmalnutritiononmorbidity,mortality,lengthofhospitalstayandcostsevaluatedthroughamultivariatemodelanalysis[J].ClinicalNutrition,2003,22(3):235-239.

[2]蒲虹杉,董碧蓉.老年相关疾病与营养不良[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

20(2):123-125.

[3]崔玉萍.ICU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101-102.

[4]LavrentievaA,KontakiotisT,BitzaniM.Enteralnutritionintoleranceincriticallyillsepticburnpatients[J].JournalofBurnCare&ResearchOfficialPublicationoftheAmericanBurnAssociation,2014,35(4):313.

[5]江涛,曾英,龙晓静.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不良反应监测调查[J].现代

医药卫生,2012,28(07):1058-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