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4

探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效果

魏娜崔宝莲张惠娟吕辉赵燕张春艳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矿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平均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排便规律性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发生悲观、抑郁等异常心理者为7例,显著优于对照组16例,(P<0.05),观察组发生造口水肿1例,刺激性皮炎1例,对照组发生造口坏死1例,造口水肿2例,造口出血5例,刺激性皮炎2例,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掌握造口自我护理技巧的程度及人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可采取全程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直肠癌;结肠造口;护理

Objective:Tostudyandanalyzetheclinicalnursingexperienceofpatientswithrectalcanceraftercolostomy.Methodstheobjectofthisstudywastoselect60casesofrectalcancercolostomyfromAugust2015toAugust2017.Theclinicaldata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andtheywerepidedintotheobservationgroup(30cases),thecontrolgroup30cases,thecontrolgroupadoptedtheroutinesurgicalnursing,andtheobservationgroupcarriedoutthewholecoursenursingonthebasisofthecontrolgroup.Thepsychologicalstate,stomaself-careability,incidencerateofstomacomplicationanddefecationregularityoftwogroupsofpatientswereobservedandrecorded.Resultstherewere7casesofabnormalpsychologyofpessimismanddepressionintheobservationgroup,which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16casesinthecontrolgroup(P<0.05).Therewere1casesofstomaedemaand1casesofirritantdermatitisintheobservationgroup,1casesofstomanecrosis,2casesofostomyedemainthecontrolgroup,5casesofstomableeding,2casesofirritantdermatitis,and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intheobservationgroupwasobvious.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P<0.05),thedegreeandnumberofstomaself-careskill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forpatientswithcolostomyafterrectalcanceroperation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

[Keywords]rectalcancer;colostomy;nursing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112-02

直肠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肠道恶性肿瘤,多采取根治性手术进行治疗,近50%~60%的患者需在腹壁上人工做一个永久性造瘘口,用以代替肛门排泄粪便[1]。实施肠造口的患者在术后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往往出现诸多不便,精神压力较大。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直肠癌结肠患者60例,通过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方式,注重患者精神状态的调整,消除过多的精神压力,密切观察造口日常情况,并向患者积极宣传指导造口的自我护理知识,正确选择造口用品,以此观察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分布为37~83岁,平均年龄67.2岁。病理分型为:未分化腺癌11例,低分化腺癌25例,中分化腺癌21例,高分化腺癌3例。入选患者均未见有术后造口感染、出血或造口狭窄等现象。

将入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理分期、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术后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术后每30min进行1次呼吸、脉搏及血压测量,4~6h后改为1次/h;密切观察引流管状态及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引流量;放置导尿管,经5~7d后进行膀胱舒缩功能训练,待患者能够正常排尿后拔除导尿管;加强会阴切口、造口及周边皮肤的护理,预防感染及其他术后并发症[2]。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其详细方案如下。

1.2.1术前护理①在手术前,患者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担忧手术结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当耐心地倾听患者心声,向患者详细解释直肠癌的相关知识,介绍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还可邀请手术成功痊愈的病友现身说法,与患者交流心得体会,从而打消患者顾虑,建立起医患双方的信任感,从而增强患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②合理选择造口位置。传统腹部造口的位置通常由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临时选择,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且处于手术进行中,无法及时确认造口位置是否选择得科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患者生活习惯及职业需要,是否避开皮肤皱褶,因此术后容易出现造口渗漏引发的切口感染、造口脱垂、造口旁疝、刺激性皮炎等造口并发症。同时,不当的造口位置容易给患者的造口自我护理造成影响,例如无法弯腰、不能束腰带、视线不及等。因此应当在术前1d左右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差异、职业特点、手术方式等因素选定合理的造口位置,避免将造口选在皮肤褶皱、瘢痕、凹陷或者骨骼突起位置,并确保造口位于腹直肌处,预防发生造口旁疝。此外,还应当确保患者在立、坐、卧等任何体位均可看到造口,以便术后的自我护理。

1.2.2术后护理①一般护理。待患者从麻醉状态中清醒,并恢复平稳的生命体征后,可改为半坐卧位,便于腹腔引流。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腹腔及骶前引流管无堵塞、弯折、挤压现象,并详细记录腹腔引流液量,并仔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通常情况下,术后1d引流量为100~200mL,呈深红色,2d为50~100mL,呈淡红色,3d后仅见少许浆液性引流液体或者坏死组织。若发现引流量>100mL/h,引流管出现温热,呈鲜红色,同时患者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则应考虑是否出现盆腔出血[3],应及时通报医师处理。还应观察患者腹部及会阴部的伤口敷料是否出现渗血、渗液等现象,关注肠造口位置肠黏膜的血运情况是否存在异常。术后7d内可逐渐拔出骶前引流管,并填塞纱布避免伤口形成无效腔。

②造口护理。术后密切观察造口是否存在异常,了解造口肠段张力及血液循环情况,若出现坏死、出血、回缩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通报医师处理。造口术后两周可进行造口扩张。在扩张时应戴一次性手套,用石蜡油涂抹食指,缓慢插入造口,深度为2~3个指节,通过腹壁肌层达到腹膜层即可,不宜过深,并在内停留3~5min,1次/d,扩张7d后可改为每2d1次。患者排便后,应使用凡士林纱布对外翻的肠黏膜进行覆盖,并使用厚敷料保护造口。造口袋应依据造口大小配备3~4个,当袋中排泄物达到1/3时便应及时更换造口袋,且不可持续性地长期使用造口袋,防止造口及周期皮肤发生糜烂。③皮肤护理。造口周围的皮肤容易因粪便外溢而发生皮炎,在实施结肠造口的患者中,此类皮肤疾病最为常见,因此须随时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并在造口周围涂抹氧化锌油进行皮肤保护。若发现出现皮肤病,应及时对皮肤进行清洗,并涂抹治疗溃疡的药物。④患者自我护理指导。应详细指导患者学习造口的自我护理,护理人员可先进行1~2次护理全程示范,随后请患者逐渐参与操作,待患者掌握基本要领后,监督患者进行1~2次独立操作,确保患者能够在出院前完全掌握造口自我护理的方法。⑤并发症预防护理。造口狭窄:可在造口开放后每日进行1次造口扩张,并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排气排便停止等现象。切口周围应保持干燥清洁,会阴部切口可在术后4~7d使用高锰酸钾溶液(1∶5000)进行坐浴,促进切口愈合[4]。

造口水肿:术后1~2d内,造口处通常会由于静脉回流障碍而出现程度不同的暗紫,并由于局部淋巴回流受阻而出现水肿,可采取甘油或50%的硫酸镁进行湿敷,从而缓解水肿[5]。

造口出血:通常情况下,术后72h内容易发生造口出血,且多为造口黏膜与皮肤连接部位的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可采取压迫方式止血,若出血量较多,可采用云南白药粉进行外敷,或使用1‰肾上腺素溶液纱布压迫止血。

造口坏死:该并发症较为严重,其原因在于肠管张力过大,过度牵拉系膜血管,致使血管扭曲、伤损[6]。因此术后的1~3d内应密切观察造口部位的血运情况,若发现外置肠管暗紫、变黑、无光泽、出现恶臭分泌物,应存在肠管坏死情况,可及时采取庆大霉素+生理盐水进行湿敷处理。

1.2.3日常护理患者术后应禁止饮食,由静脉输液进行营养补充,维持机体的体液平衡。经2~3d造口开放或观察到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进食流质食物,7d后可进食少渣食物,14d恢复正常饮食,但应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或容易产气的食物。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日常工作、旅行及运动,以适度为宜,不宜过重过量,防止发生造口旁疝,并充分备好造口用品。

经术后3个月患者可恢复正常性生活,但应认真检查造口袋是否存在渗漏现象。双方均应调整心态,做好心理准备。

1.2.4排便训练由于切除肛门,改变了排便通道,患者肠造口无便意感,应进行定时排便习惯的训练。可指导患者做3~4次/d排便动作,进行一段时间后可减少至1~2次/d,使大脑皮层逐渐形成定时排便的兴奋灶,从而恢复与正常人一样的排便习惯。

1.2.5心理辅导刚接受肠造口的患者,往往对自己的造口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同时还容易产生对将来生活的担忧、抑郁甚至绝望。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交流,解释患者仍然与常人无异,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激发患者的生活热情,消除负面情绪。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发生悲观、抑郁或自卑等异常心理状态的人数比例、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造口并发症复发率、排便规律性等指标。

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包括:造口相关知识的正确认知、造口及周围皮肤的护理技巧、造口袋的正确使用方法、定期扩肛技巧等[7]。

造口并发症包括:造口坏死、狭窄、水肿、出血及刺激性皮炎等。

排便规律性包括排便时间及次数是否固定。同时记录患者是否出现便秘、腹泻等排便障碍,以及排便时是否出现造口疼痛、原肛门处疼痛、排便出血等不适[8]。

1.4统计方法

采取SPSS12.0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生活质量

经术后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在心理状态、是否具备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造口并发症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排便规律

经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排便排气均有所改善,但在规律性及舒适度方面,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结肠造口将近端结肠固定在腹壁,由此排泄粪便,较大地改变了患者正常排便方式,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容易造成患者沉重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对观察组采取了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方式,不局限于术后的常规护理,而是通过心理辅导、日常饮食安排、生活指导、排便习惯培养、造口护理等多方面的全面护理,结果表明,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有显著提高,发生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原因在于,多数患者在接受结肠造口术后,由于身体致残而产生消极情绪,出现自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羞于参加社交活动,从此以往将导致自闭,严重影响预后。综合护理从疏导情绪入手,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认识到自己与常人没有不同,从而鼓起生活的勇气。

同时,指导患者掌握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指导患者科学安排日常饮食及生活内容,有利于患者尽快地适应术后生活,提高自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循序渐进,不可将责任完全推到患者身上,防止患者因掌握不熟练、认知不清造成伤口感染或引发其他并发症。同时,也不可过于急躁,一味包揽,妨碍患者准确掌握护理知识,产生依赖情绪,从而影响自我护理能力的养成。在该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对患者术后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给予相应对策,使患者明确了直肠癌及结肠造口术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了自我护理及自我防护的知识和技巧,该次入选病例中,观察组患者对于造口相关知识的认知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且自我护理技巧也较对照组更为熟练,从而降低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由于结肠造口与正常肛门不同,不具有括约肌收缩功能,因此排便不受控制,容易出现渗漏,对造口周围皮肤产生刺激,引发炎症或溃烂,因此,应及时在排便后对造口处皮肤进行清洗,保持清洁干燥,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及炎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虽然结肠造口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但采取综合护理方式,能够有效保护造口,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齐玲,刘洋.结肠造口术后护理3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5):1178.

[2]李灿辉.心理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3):184-186.

[3]侯惠芬.直肠癌结肠造口29例的综合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3):739-740.

[4]马得欣,150例直肠癌患者术后结肠造口护理体会[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2,1(2):31-33.

[5]娄艳梅,江海云.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18):3988-3989.

[6]余立群.综合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6):3220-3221.

[7]陈惠华.74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5):685.

[8]张琴燕,钱惠玉.结肠造口的护理对术后直肠癌患者的重要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3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