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用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胺碘酮用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庞宝玲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北保定072550)

【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作为本次烟酒观察对象,在随机原则下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单纯给予对照组心律平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给予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引起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171-02

室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3种类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心跳紊乱、心绞痛,多数患者病情突发,除可发生上述症状外,还可发生昏厥甚者死亡,因此应快速给予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改善患者预后[1]。本次研究分析胺碘酮用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期为临床用药安全性作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其中男24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16±11.43)岁,平均病程(8.63±1.12)年。观察组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26±10.27)岁,平均病程(7.76±1.04)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在知悉本次研究目的及方法等情况下表示自愿参与研究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在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监督下实施;患者均在接受治疗前调控心率用药至少停药1周,排除存在严重感染、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精神疾病、依从性差者。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心律平(生产企业: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249)治疗:以70mg加5%葡萄糖液稀释,于10分钟内缓慢注射,必要时10~20分钟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210mg。静注起效后改为静滴,滴速0.5~1.0mg/分钟或口服维持,口服心律平片,使用剂量为150mg/次,3次/d。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胺碘酮(生产企业:SanofiWinthropIndustrie;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70056)联合治疗:先静脉注射负荷量:0.5mg/(kg·min),约1分钟,随后静脉点滴维持量:自0.05mg/(kg·min)开始,4分钟后若疗效理想则继续维持,若疗效不佳可重复给予负荷量并将维持量以0.05mg/(kg·min)的幅度递增,维持量最大可加至0.3mg/(kg·min)。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临床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口干、头痛、静脉炎、血压异常下降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值(χ2)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室性心律失常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等,其中室速可导致室颤、猝死等严重后果,因此应及时进行明确诊断并及时给予有效处理[2-3]。临床治疗通常以针对性治疗为主,例如给予室早β-受体阻滞剂治疗,室速常通过补充血液中钾离子含量等方式进行治疗[4]。心律平属直接作用于细胞膜的抗心律失常药,既作用于心房、心室,也作用于兴奋的形成及传导,对各类型的实验性心律失常均有对抗作用,其抗心律失常主要与膜稳定作用及竞争性阻断有关。胺碘酮为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相关研究[5]表明,该药可通过对心肌细胞膜钾通道的抑制作用达到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效果,从而避免心脏颤动,减慢心脏内部的传导,最终达到恢复正常心律的目的;同时,胺碘酮的多通道组织作用可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产生良好的阻止作用,主要表现为具有良好的自律性、触发活性及折返激动等效果;除此之外,胺碘酮还可对α、β肾上腺素受体作用产生抑制效果,因而引起患者不良反应较少。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心律平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胺碘酮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表明运用胺碘酮可提高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给予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引起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白润爱,何勇.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02):180-182.

[2]徐志云.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2):2661-2663.

[3]冯治宽,王恒亮,杨宁.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07):857-858.

[4]杨改宁.胺碘酮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45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1):1594-1595.

[5]张栩.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0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