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室外玩沙常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幼儿室外玩沙常规策略

胡远玲

【关键词】养成规则常规习惯遵守玩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1-0044-02

常规习惯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和保育中有着相当重要的运用,它关系到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好的常规代表着一个好的习惯,它对孩子的智力和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关系到孩子的一生。我们通常指的常规教育是孩子们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规则,它包含生活常规,教育教学常规。而我所谈到的孩子在玩沙活动中的常规,则是孩子们在玩沙游戏活动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规则,也是孩子们在玩沙过程中有序的、常态化的表现。

玩沙活动一直以来都深受孩子们喜爱,沙子的细小,流动都在无形中刺激孩子们的触觉和感官。在玩沙活动中充分发挥着孩子们的创造力,观察力,探索能力,交往力,等等。然而在幼儿园里,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展玩沙活动更能让玩沙活动的魅力发挥到极致,然而在玩沙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的无序、散漫、凌乱,在活动中孩子们的玩法单一,活动目的性不强,教师组织困难等现象严重影响玩沙活动的质量。因此,在玩沙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常规习惯非常有必要:

一、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所在。

在玩沙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从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中不难看出,他们在玩沙过程中心情愉悦,舒畅,自由,放松。然而老师们在组织玩沙活动中经验薄弱,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常规要求,导致孩子们在活动中秩序混乱,玩沙活动常常都是在一片凌乱、狼藉中完成,要么目标没能达成,要么混乱的场面令老师非常头疼。比如案例一:玩沙活动室里配备了齐全的玩沙小工具和玩具,大二班的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走进玩沙室,没等王老师开口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抢玩具架上的玩具,一会就听见"老师×××抢我的玩具""老师我没有玩具了""老师,×××拿了好多玩具,不分享"。瞬间,整个活动室吵闹声,喧哗声此起起伏。老师只能一个个解决问题,一节课下来,老师不但心累,身体也累……。案例二:星期四的下午,阳光明媚,大一班孩子在沙池里快乐的玩耍,个个兴高采烈,有的用小铲子铲沙子,有的把水管埋在沙子里当隧道,有的用小碗装了满满一碗沙然后倒扣下做成了一个个圆圆的蛋糕,可谓是花样百出,此时此刻孩子们的想象力的到了充分的释放。就在孩子们玩的意犹未尽时,李老师喊了一声,"大一班的孩子把工具放好集合了"。这时,只看见孩子们扔下手里的铲子,管道,小碗,马上来到李老师的身边,放眼望去,小铲子,小碗都还热闹的躺在沙池里。李老师发现了问题所在,命令孩子们把工具放好,几个勤快的孩子才跑回去把工具放到了收纳箱。从案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多么的喜欢玩沙活动,但也能看出孩子在玩沙活动中的常规习惯多么缺失。为此,我们应该通过这些现象建立一个属于玩沙活动的常规,让孩子们在有序中快乐玩沙,给孩子们建立一个有序的氛围,让孩子们不但快乐了着,也成长着。

二、建立完善的玩沙活动规则

活动规则的建立可以让孩子在玩沙活动的始终有一定的约束感,不至于散漫,混乱,造成孩子们想怎样就怎样的局面。同时让老师在活动的组织中更轻松,也能帮助孩子们在发生问题后解决问题时有章可寻。

玩沙活动分为室内玩沙和室外玩沙,老师可以根据室内室外玩沙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建立符合玩沙环境的相关常规规则,比如:室内玩沙活动中什么时候进玩沙室,怎样分组玩,什么时候拿玩沙玩具,怎样拿,谁拿,拿多少作出相关的规定;室外玩沙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怎样做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让老师和孩子们都有规可循。

1、老师制定,大家一同遵守

活动中老师根据活动后反馈的情况,一定大家都需要遵守的规则,比如用两段段音乐作为拿玩沙工具和放玩沙工具的信号,这就轻松解决了老师扯着喉咙大声说话的局面。

2、共同制定,一同遵守

玩沙活动中,孩子们难免还会发生突发事件。比如,有一次,班上的小男孩熙熙用小铲子刨沙,可能玩的正兴奋,用力过猛了一点,沙子飞到了小伙伴林林的头上,林林委屈的来到老师面前告状,而熙熙也很委屈,因为他也不是故意的。怎么办呢?于是,我在活动过后和小朋友一起想办法,怎样做才不会再次发生这类事情的发生呢?孩子们的想法也很多,最后我们一起规定,以后在玩沙的时候不扬沙,否则暂停玩沙十分钟。就这样我们的玩沙规则里又多了一条玩沙不扬沙的规定,大大减少了孩子们把沙弄到别人身上的机会,也让孩子们在玩沙的过程中更加安全。

三、提供统一的标识

玩沙活动过程中,玩沙工具的运用能让孩子们在玩沙活动中的玩法更多样,也会使在玩沙的过程中更方便。但是在玩耍过后,孩子们往往把工具随意乱放,造成玩沙工具流失,毁坏的现象频频发生,同时也让下一个班级或者下次再玩耍

时不能很快的找到自己喜欢,想要的工具,大大削减了玩沙活动效果。为此我们运用标识让孩子们把同类工具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让孩子们知道玩沙过后要把工具放回原处,增强了幼儿的规则意思。同时,还让幼儿学会了分类,列如:木头类、管道类、瓶子类、铲子类、小碗类,竹筒类等等,达到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

四、说做结合习得常规。

陶行知提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对应学习中,我们始终突出了幼儿"做"的主体地位。儿歌短小精悍,而且琅琅上口,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们就把一些固定常规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变成简洁有趣的儿歌,引导幼儿边说边做,让他们在语言与动作的对应学习中,熟练并精确掌握常规的要领。如:

玩沙先要卷起袖;

蹲着玩沙不扬沙;

玩完沙子收工具;

裤子、鞋子拍干净;

收完工具要洗手;

总之,良好的玩沙常规习惯承载着玩沙活动的价值,它让孩子们在自由、宽松又不失规则的玩沙氛围中开发潜力,发展智力。为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