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分析与预防董楠

/ 2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分析与预防董楠

董楠胡佳范晓宇肖丹丹李旭东

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究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具体情况,结合其感染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进而找出一些预防对策,以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一些可参考性的意见或建议。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回顾分析法进行分析,主要收集某院的85例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资料,以针对其病因、真菌感染的特点以及具体治疗的方法加以深入研究。结果:29例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无特异性表现,并且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是疾病的诱因之一,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疾病的确诊需要结合痰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在临床疗效的提高上,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效果更好。结论:根据相关研究可知,一般情况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疾病在临床中没有特异性的表现,白色假丝酵母菌则是主要的致病因素,针对这类问题就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除了要患者注意口腔清洁外,还需要有关人员能够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从而避免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呼吸内科;真菌感染;预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相应的需求也就有所增加,就医需求就是其中的一种,通过及时就医,人们能够更快的就诊,判断病情,避免耽误治疗,影响身体的健康,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病症,更需要加以重视,发现问题就要进行就医,以免发生病情的恶化等。肺部真菌感染就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而随着我国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这类病症的发生几率也就较高,这就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呼吸系统疾病就是真菌感染中的具体类型之一,针对这类病症就需要有关人员能够加以重视,深入的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其病症的产生原因、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通过详细的分析后,再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以更好的维护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的美好和谐发展。所以,本文就针对某院的85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认真探寻其感染的特点以及治疗方法,进而找出关键之处,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这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收治的8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中,年龄31~71岁,平均53.7岁。所有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2例,肺心病25例,哮喘21例,肺癌15例,支气管扩张13例,肺间质纤维化9例,肺脓肿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在住院过程中都有肺部真菌感染发生,所有患者负荷《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中的相关院内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疾病类型的真菌感染特点以及对应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易感因素、病原菌情况以及治疗方法和效果。

1.3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痰培养3次均为阴性,胸部X线片结果显示肺部阴影吸收;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痰培养3次均为阴性,胸部X线片结果显示肺部阴影有所吸收;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肺部阴影上都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超过半数的患者合并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42例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无特异性表现。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放化疗、低蛋白血症和肿瘤是疾病的诱因。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其他病原菌包括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曲霉菌以及隐球菌酵母菌。疾病的确诊需要结合痰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所有患者采用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痊愈64例,有效12例,无效9例。

3讨论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应的各个行业也都获得了一定进步与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愈加的突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工业生产也都加快了步伐,而工业废水、废气等物质的不合理排放等就会使得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不仅会影响我国的大气环境质量,同时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近几年,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就有所提高,有些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情况还会加重,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能够针对这类疾病加以重视,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从而尽量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更好的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就真菌感染而言,这往往是由于患者机体免疫性较差或者是因为菌群失调所造成的,这是有一定的基础疾病作为前提的,而呼吸系统疾病就是比较常见的基础疾病。有些患者有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这很可能是因为气道有不同的损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受感染的可能性。而且经过研究可知,患者年龄偏高也是一大影响因素,因为其患者的呼吸道防御屏障很有可能已经受到破坏,致使患者的呼吸功能受损,相应的免疫力比较低下,这也会增加其感染的几率。另外,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等也会造成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而经以上分析,其主要的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是白假丝酵母菌,这就需要有关人员能够对此加以重视,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能够进行深入的探究。

实际上,由于肺部真菌感染往往在临床中没有特异性表现,容易混淆,造成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困难。目前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表现,然而有部分患者在X线和CT的检查结果中显示同普通细菌性肺炎比较类似,鉴别比较困难。而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面,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包括三唑类和多烯类,例如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以及5-氟尿嘧啶等,然而此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在用药上需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适当静卧休息,饮食注意热量和蛋白的摄入,积极控制原发性疾病。

在呼吸道传染病的治疗及防治中,相关卫生知识的传播也显得尤为重要,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要尽量减少聚会等,从而起到防止易感者和病毒细菌携带者流动的目的。另外,一旦确诊患者为真菌感染,则需要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等,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抗真菌治疗,主要使用的药物为: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等。目前,对真菌感染主要是预防,要尽量减少抗生素联用和缩短治疗时间;要根据细菌培养检查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减少酸性环境,常给患者清洁口腔。同时让患者多休息和食用高蛋白食物等,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加强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更好的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秦瑞玲,董娟娟,成艳琴,等.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分析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6):3699-3701.

[2]何方,曹大伟,刘超锋,等.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47(2):142-145.

[3]吴艳.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探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