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优化职教人才培养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优化职教人才培养模式

朱利庆

朱利庆(山东省烟台机电工业学校山东烟台265200)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思考教育问题就不能离开这个重大的课题,所以职业教育改革必须从根本上扭转“轻技能、重文凭”的倾向,优化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创新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精神教师角色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或创造性教育。广义的创新教育指对人的创造力的开发,主要是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狭义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的职业教育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略了对学生的创造性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虽然近年来我们的职教事业发展很快,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教育在相当程度上脱离经济、脱离生产,对实践操作技能重视不够,至于学生是否真正学到了实际的知识和技能,创造力如何,反而是次要的。这就扭曲了职业教育的真正功能,导致理论严重脱离实际。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思考教育问题就不能离开这个重大的课题。所以职业教育改革必须从根本上扭转“轻技能、重文凭”的倾向,优化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促进教育观念更新,深化职教改革。

教育首先要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其次是满足人的自身发展的追求,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科技领域的研究不断出现重大突破,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这些都在冲击着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社会迫切需要人的发展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因此创新教育将是现代化教育的主流,更是职业教育的基点。所以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上,职业教育应实现由农业时代的“承传型”、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准件型”教育观念向信息文明时代的“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实现“谋职就业”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实现“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实现封闭办学到开放办学的转变,实现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的转变;在教学模式上,应从传统的封闭型教育模式向现代化的开放型模式转变;在专业的建设上,应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明确新时代人才规格及培养方向,以最新的观念、最好的教育环境和优秀的教师队伍来保证目标的实现。

二、创建有利于学生创新的环境。

首先是创建有利于创新的课堂环境。在课堂中,教师是主导者,是创设情境中的领导者,要逐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1.创设相互作用的情境,营造安全自由的课堂心理气氛。

班级授课制教学有利于教师同时面向全体学生高效率地传授知识,却不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和发展学生的独特思维,学生的思维只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很少或不能自由思维、展示独特的个性思维和创造力。我们提倡教师和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它能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境,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可以是学生提问教师答。学生的思维不再被动地等待、追随,而被充分调动、激活。相互作用情境的形成依赖于安全自由的课堂心理气氛,和谐、自由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激励创造,紧张、对抗的课堂气氛则会大大压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意向。当师生建立起亲近融合的良好关系、教师形成以启发为主的宽松灵活的教学风格时,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自然水到渠成,学生将会加倍地感到自尊,三倍地感到自重,四倍地感到自信,由此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2.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提倡独立思维。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培养创造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提出疑问开始,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学习好的学生。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从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是需要创造的思想力。“疑”能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特别是职业学校,学科专业性强,更应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产生疑问、提出疑问、解决疑问,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有创见。另外,要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对于他们提出的独创性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有其合理性,就要加以鼓励。

3.克服思维定势,灵活运用知识。

创造活动是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的,但知识结构的合理完善并不必然地产生创造;适得其反的是,知识的积累、规则定义的过分熟悉,会导致思维僵化和墨守成规。要克服思维定势,就必须解除发展发散思维的一切自我束缚的框框,敢于想象,敢于创新,灵活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表述方式的变异、理解角度的变更、思考方法的变迁、题型设计的变化,来提供多形态、多样化的知识出处,接通多方位的解题思路,克服常规化、模式化的定势思维。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

学校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发展学生个性,即让学生在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得到发现,让学生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得到尊重,让学生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得到鼓励。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性得到正视和发展。所以,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课外活动方面应大力改革,做到开足必修课、开好开活选修课、开广开多活动课,比如文学讲座、思维训练、学法指导、合唱、美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和大型知识讲座,满足学生们不同层次发展和不同兴趣爱好的需求,且各专业能显现出代表技能和创造力的超常者。

终上所述,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关系民族危亡的决定力量。作为职业教育阵线的教育者,要将创新教育放在首位,优化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职教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