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3

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比较

黄勇

(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535399)

摘要:目的:对不同浓度下盐酸罗哌卡因载超声波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进行探究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由我院收治的150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即低、中、高浓度组,对三组患者不同部位的神经完全阻滞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在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方面,高浓度罗哌卡因的阻滞效果(100%、100%、100%、100%)明显高于中浓度的阻滞效果(93.2%、91.6%、91.6%及71.5%)及低浓度的阻滞效果(85.4%、86.3%、83.5%及6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发现,浓度在0.25%—0.75%之间的盐酸罗哌卡因,随着浓度提高,神经阻滞效果变好,镇痛时间越长,手术后恢复时间增加。

关键词:罗哌卡因;不同浓度;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ndcomparetheeffectofintermuscularsulcusbrachialplexusnerveblockguidedbyropivacainehydrochlorideloadedultrasoundatdifferentconcentrations.Methods:atotalof150casesofupperlimbsurgerypatients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August2018toJanuary2019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s,andrandomlypidedintothreegroups,namely,low,mediumandhighconcentrationgroups.Theeffectsofcompletenerveblock,effectivetimeofanesthesia,analgesiadurationandrecoverytimeofmotionblockindifferentpartsofthethree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inthemusclecutaneousnerve,radialnerve,medianandulnarnerve,highconcentration,pppaidblockeffect(100%,100%,100%,100%)wassignificantlyhigherintheblockeffectofconcentration(93.2%,91.6%,91.6%and71.5%)andlowconcentrationofretardingeffect(85.4%,86.3%,83.5%and63.4%),thedifferencei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anestheticeffectoftime,durationofanalgesiaandmotorblockrecoverytim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heexperimentfoundthattheconcentrationofropivacainehydrochloridebetween0.25%and0.75%,withtheincreaseoftheconcentration,thenerveblockeffectbecomesbetter,thelongertheanalgesiatime,thelongertherecoverytimeaftertheoperation.

Keywords:ropivacaine;Differentconcentrations;Ultrasonicguidance;Theintermuscularsulcusbrachialplexus;Retardingeffect

在临床治疗时,超声引导下对肌间沟臂丛神经对神经进行阻滞的麻醉醉方式相比较于传统神经阻滞方式被广泛使用,采用此种麻醉方式,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对于解剖定位的准确性与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方面,作用较好。由于手术过程的需要,在对患者进行上肢手术时患者的上肢需要能够进行自由运动,因此在对上肢的臂丛神经进行阻滞麻醉时,要注意既要使患者感受不到疼痛,又要不影响上肢的运动功能,使麻醉程度不对手术过程造成干扰,影响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在手术进行前需要对患者的臂丛神经进行麻醉,由于其为混合神经,因此药物浓度会对镇痛时间的维持以及神经阻滞具有重要影响[1-2]。本院为了对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进行探讨,特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由我院收治的150例上肢手术患者进行跟踪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个组,每个组有50例患者,低浓度组:男患者29例,女患者21例,年龄范围28—66岁,平均(38.2±3.2)岁;中浓度组:男患者26例,女患者24例,年龄27—67岁,平均(39.5±3.3)岁;高浓度组:男患者24例,女患者26例,年龄25—65岁,平均(39.6±3.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医生再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之前,首先应当先给患者注射2mg咪达唑仑,之后,指导患者按照正确姿势平躺于手术台之上,再用超声系统扫描肌间沟臂丛神经,在超声图像的帮助下,从超声探头的外侧将穿刺针插入并将深度和角度进行调整,达到合适的位置,进针的时候,应注意从臂丛的后侧进入,待针贴近臂丛神经后,尝试对针进行回抽操作,如果无血出现,然后对此部位注入实验浓度的麻醉药,之后再进行退针至皮下,从臂丛前上方再靠近臂丛神经,再在这个部缓慢的进行来回抽拉的动作,如果进行此操作时,没有血液渗出,则一次性将剩余的麻药注入患者体内,其中药物浓度如下:低浓度组为0.25%,中浓度组为0.5%,高浓度组为0.75%[3-4]。

1.3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的以下指标进行观察:神经阻滞效果、起效时间、镇痛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分析不同浓度下的阻滞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不同神经阻滞率对比

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阻滞率进行对比,高浓度组优于中浓度组,中浓度组优于低浓度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正中神经完全阻滞率,高、中浓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高于低浓度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一。

2.2患者麻醉效果和恢复对比情况

对比不同浓度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的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如表二所示。

3讨论

神经钠离子通道是神经兴奋传导的离子通道,通过对此通道进行抑制,切断兴奋传递,可以对神经起到阻滞作用[5]。作为一种理想的麻醉药物,在沟臂丛神经中运用时具有明显的药效,随着麻药量和浓度的增加,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成功率和时间都会得到明显提高[3]。对于肌间沟臂丛神经的阻滞,传统的方法是利用针穿刺寻找异物的方法,此种方式寻找效率较低,并且患者会产生各种不适,用患者的痛感来进行定位,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不得不增加麻药用量,造成多种并发症的严重后果[6]。

超声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麻醉定位,对麻醉成功率的提高具有明显作用,随着对该病不断地研究,发现不仅医务人员的操作技术会对麻醉成功率造成影响,麻醉的麻药用药量和浓度都会对麻醉效果造成影响。在理论层面,当麻药的浓度增加时,麻醉效果也会变得越来越好,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率也会逐渐降低,药物使用也更加安全。在实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一旦超过一定的的浓度,会使药效降低,同时也会发生严重的副作用,轻则出现中毒事故,重则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7-9]。因此,运用此种方式进行治疗时,选用最最佳浓度进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10]。根据本院研究表明,当盐酸罗哌卡因的浓度在0.25—0.75%范围内时,在肌皮神经、桡神经以及尺神经完全阻滞率方面对比,麻醉效果随浓度增高逐渐变好,高浓度组(浓度为0.75%)大于中浓度组(浓度为0.5%),中浓度(浓度为0.5%)组大于低浓度组(浓度为0.2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中神经阻滞率方面对比,浓度为0.75%及0.5%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浓度为0.25%的患者,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麻醉起效时间,0.75%<0.5%<0.25%,镇痛持续时间,0.75%>0.5%>0.25%,对比术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0.25%>0.5%>0.75%。

综上,不同浓度的盐酸罗哌卡因,具有相似的麻醉性,但麻醉效果与其浓度相关,在浓度为0.25%—0.75%范围内,浓度越高,起效越快,作用时间也更久,但会降低恢复的速度。

参考文献:

[1]赵淑芳,黄中梅,高玉玲等.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29-30.

[2]朱莉莉,蒋秀红.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5):104-105.

[3]李宗师,康志宇.地塞米松和地佐辛联合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21):3329-3332.

[4]赵梓煜,陈非庸,张序忠,等.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血管旁臂丛阻滞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9):95-97.

[5]袁文华,张秀英,周正,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329-1330

[6]闫美兴,王少华,赵艳,等.罗哌卡因临床镇痛应用新进展[J].中国药房,2009,20(5):381—382

[7]徐仲煌,黄宇光,任洪智,等.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4):278-279

[8]文四成,陈潜沛,欧阳天纬,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5):472-475.

[9]彭浩,陈华丽.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重症颅脑外伤合并尺桡骨骨折内固定的麻醉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12):105.

[10]张毅,罗义骏,裘剑波,等.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