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班级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刘耀翠

刘耀翠山东省招远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65408

摘要:要注重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优势,做好中职学校的班级工作。突出中职特色,因材施教;培养主人翁精神,形成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激励机制,切实搞活班级;培养学生利用社会信息自我教育,运用已有的道德认识,确定道德修养目标和自省能力。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做好中职学校的班级学生工作,使他们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已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注重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优势,突出中职特色,成效非常显著。

一、了解家庭教育,注重因材施教

家庭是培育、指导、训练子女行为习惯的摇篮,父母是子女天然的榜样。中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家庭环境中萌发、形成并奠定基础的。家庭教育对子女行为指导的效果怎样,取决于父母思想道德素质的优劣和教育方法是否正确得当。在家访中通过了解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发现部分家长对子女缺乏把握和正确引导,特别是对独生子女,在智力上舍得投资,生活上百依百顺,但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却迁就多于教育、溺爱多于严厉,使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比如,有位家长直率地说:“我只希望孩子在你们学校能学点技术,将来找个工作就行……”这种思想在家长中很有代表性。还有的家长很少过问孩子在学校的思想状况,更无心督促子女努力学习,采取不管不问、顺其自然的态度。这些想法和做法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例如邱同学性格孤僻,害怕与人交往,从家访中我了解到,她自幼丧母,家境贫寒,心里很自卑。我就多从生活上关心她,从学习上帮助她,她进步很快,不仅与同学相处得好,而且课余坚持写作,并在《职中生之友》杂志上发表文章。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是学生行为指导的重要基础,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二、抓好学校教育,发挥集体作用

学校教育是中学生行为指导的主导力量。中学阶段,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不愿意向家长袒露心态,常常表现出成人的某些品质和行为,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情绪低落,有时因受挫折而表现出不良行为。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应当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调节身心平衡发展,确立健康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社会。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树立信心——“我也能成才”

中职生有这样一种想法,他们大多数在课堂文化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不求高分,只求过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倾向表现得愈加明显,好多学生存在混文凭的思想。事实上,每一届学生中都有少数中途退学去工作或经商,更多的学生是在等待、观望、跃跃欲试。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地干扰着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绪,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越来越大的困难。

这种思想倾向的症结在于中职生缺乏信心,认为读中职没出路。为此,可让学生利用节假日深入调查本专业的社会应用,从而让同学们明确本专业的特点及自己的努力方向,并结合“爱我专业”主题讨论会,端正态度,树立信心,坚信“我也能成才”。

2.培养主人翁精神,形成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从新生入学那天起,我们就注重培养同学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发挥团员的作用,开展一事一议、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要从生活上关心学生,从学习上勉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形成良好的班风。于无形中,班级凝聚力形成了,同学们关心班级事务,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3.建立激励机制,切实搞活班级

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工程。我们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生力军作用,突出职教特色,广泛开展“我爱我的专业”、“争做优秀中职生”为题的大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建设家乡、振兴家乡不仅需要高级技术人员,而且需要大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在“爱我专业”演讲中,机电专业的学生说:“……现代生活紧张的快节奏,更需要轻松舒适的生活环境。我爱我的专业,就在于她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她几乎涵盖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各个领域。”明显看出,演讲赛后,班级的学习气氛更浓厚了。工作中,要注意讲求管理艺术,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严格约束自己,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而确保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4.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仪表、风度和行为是强有力的教育因素。一个称职的教师,内在的道德气质和外在的风度仪表都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要想把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教师就应首先做什么样的人。工作中遵循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公正对待学生的基本原则,对于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重视社会教育,提高自省能力

当今世界,由于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中职生正是成长的一代,对他们关键在于引导。我们重视社会教育,让学生利用社会信息自我教育。由于教育信息复杂,要求学生提高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道德评价能力,能自觉地在抵制、批判社会信息消极因素影响的过程中接受积极因素的影响。在社会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道德认识,判断评价自身或别人的道德行为,能够控制和调节自身矛盾,确定道德修养目标和自省能力。

总之,对学生的教育任务是艰巨的,要靠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共同努力,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构成的综合合力,才能造就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