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治疗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心律失常治疗要点分析

田晓云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57011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心率失常疾病的治疗要点。方法:以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的100例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50例,对对照组进行美托洛尔单独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美托洛尔单独治疗的同时给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2个月以后检测患者的心率是否呈现正常状态。结果:经过2个月的观察与治疗,发现实验组50例患者中有效率高达88%,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2%。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美托洛尔单独使用组,临床上具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关键词】心律失常;冠心病;治疗效果

作为现阶段临床医学中一种高发类疾病之一,心律失常成为现今医学中一大重要的难题,众多的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率失常的情况。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心律失常的发生也正呈逐年增高趋势,多发于老年人群。另外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亦是急诊常见急性心脏病之一,目前,是引起各种心脏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将主要研究患者由于冠心病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疾病。目前临床是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药物主要是美托洛尔等具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另外稳心颗粒作为一种纯中药制剂,广泛适用于临床上因心脉瘀阳、气阳两虚所致的心悸、气短乏力、胸闷、头晕、心悸不安等症状,同时也适用于治疗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以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的100例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段在27~84岁之间,平均(64±2.1)岁,患者的病程在1-6年,平均病程(4.2±0.9)年。实验组中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段在29~85岁之间,平均(63±3.4)岁,患者的病程在1.5-7年,平均病程(3.9±1.1)年.实验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数量上没有较大差异,心律失常类型、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具有实验数据说服性。在进行实验的10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治疗,并积极配合。

1.2治疗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对照组的50例患者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其初始服用剂量12.5mg,2次/日,使用剂量可根据患者心率和血压进行调整;实验组患者组接受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稳心颗粒3次/日,9g/次。两组的治疗疗程均2个月,患者均于服药后1周进行心电图复查,4周后复查Holter,同时详细录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变化。

1.3疗效评判标准

本次实验中,对于实验结果以及患者的康复情况分为三个治疗效果等级,显效、有效与无效。当患者出现显效时,表明患者心悸等症状消失,与治疗前比较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降低90%以上,当患者心悸等症状较大程度上消失,出现心率失常次数和(或)持续时间与治疗前比较降低50%以上,说明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判断标准为有效。当患者在治疗后患者心悸等症状及动态心电图无改善,甚至加重,则说明治疗无效。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试验所采取的统计学处理方法为通过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代表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对照组37例患者中11例无效,总有效率72%;实验组组治疗后20例显效,12例有效,仅5例出现治疗无效,总有率(显效率+有效率)高达88%,可知美托尔+稳心颗粒联合使用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美托洛尔单独使用组,且二者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两组接受治疗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5例出现恶心、头晕、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12%;实验组组仅2例出现头晕症状,无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7%。因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时间持续较短,当药物停止使用时消失,所以无需给予其特殊处理。患者治疗后心率失常次数及持续时间的比较:患者接受治疗后,美托洛尔治疗组心率失常的发作次数(21±3),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发生的次数(11±3);同时发作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1-2]。

3.结论

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一般将其分为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3]。该病一般情况下可引起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症状,其中室性早搏症状发生率最高,患者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悸及胸闷等临床症状,室性早搏的发病机制常与自律性增高及折返激动有关。美托洛尔属于第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种β-受体阻断药,可有效缓解β-受体介导的心律失常,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度,延缓房室结与窦性心律之间的传导,降低起搏电流,还可通过下调交感活性和抗心肌缺血提高室颤阈,进而达到抑制心律失常发生的效果。临床有报道,美洛托尔可显著改善心律失常,提高心脏高能,降低心衰发生率。

现代中医认为气阴两虚兼心脉瘀肿是造成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中医常把心律划入“心悸”的范畴内,所以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多采用活血化定悸复脉和益气养阴等方面。同时,有文献指出[5],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的联使用,可根据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不同机理,在不同方面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在二者的协同作用之下标本兼治,相对于美托洛尔单独使用组具更高的临床疗效。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接受治疗后,美托洛尔+稳心颗粒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88%,显著优于美托尔单独治疗组的7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心率失常/发生持续时间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低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出美托洛尔、稳心颗粒二者的联合使用既有效减少了美托洛尔的不良反应和使用剂量,同时对抗心律失常作用具协调作用。总之,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上既安全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黄健忠.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9):138-139.

[2]周文田.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8):141-142.

[3]倪燕芳.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10)[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