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医疗机构药械电子化监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村级医疗机构药械电子化监管研究

李冬冬

黄龙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715700

摘要:目的:推动村级基层医疗机构药械使用规范管理,提高药械使用监管效率。方法:以某地区32家药品零售企业运用电子监管系统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分析将电子监管系统应用于村级医疗机构上的可行性。结果与结论:将电子监管系统应用于药品零售企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仅规范了药品零售企业的药械销售渠道和使用管理,同时也提高了地区对药械监管的效率和水平,虽然在电子监管网络对接、相关配套措施和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该举措仍值得全国药品监管系统借鉴,可优化后应用于村级医疗机构的药械监管工作。

关键词:村级医疗机构;药械;电子化监管

1引言

村级医疗机构在为基层农村居民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层医疗机构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门诊部等,是重要的药械销售和使用单位。随着新医改的深入进行,大部分地区都进行了相应的医药体制和药物制度的改革和推进,给基层医疗机构的药械销售和使用带来一定改变。传统时期对药械的生产、销售和验收管理一般依靠的是人力,而电子化管理就是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建立卫生信息网络,对药械生产、销售和验收进行电子化管理的举措。因此,为了探讨电子化监管措施在村级医疗机构药械使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本文对黄龙县的某地区32家药品零售企业的药械生产、销售和验收过程实施了电子化管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材料

选择某地区32家药品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应用电子化监管前后的药械监管效率和水平

2.2方法

结合药品零售企业的计算机配置情况以及未来药械质量监管电子化的发展趋势,对药品零售企业提出药械生产、销售和验收的“电脑台账”模式,推动药械的电子化管理。

第一,部门合作,资源共享。实现药械生产、销售和验收的电子监管,要从人员培训、电子软件开发、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入手,还要考虑到药品零售企业对药械管理软件的接受能力。首先要根据药品零售企业的具体情况,研发并安装药械监管软件,并与卫生部门沟通,制作药械管理电子表格,增加详细的相关药械销售渠道、验收记录、使用记录、接近有效期药械的报警功能等内容,安排专业人员对该表格进行填写和管理,实现整个县区的资源共享,减轻村级医疗机构的负担。

第二,统一应用,提高保障。为了保证村级医疗机构药械电子化管理措施的推行,由政府部门下达关于推行上述药械管理软件的通知,要求各个村级卫生医疗机构统一使用该软件,建立统一的药械生产、销售和验收的“电脑台账”。同时,为了随时掌握“电脑台账”的使用情况,由我局组织专门人员定期进行药品零售企业“电脑台账”使用情况的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未按要求使用“电脑台账”的单位和个人组织进行相关规章制度的再学习和在培训过程,并安排人定期指导药品零售企业有序开展这项工作,对一直不改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单位的规定责成整改,到期进行跟踪检查,保证所有药品零售企业按规定实施该举措。

第三,加强继续教育,人员提高电子化水平。为了保证药品零售企业有关药械生产、销售和验收的“电脑台账”举措的顺利实施,还要对药械监管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水平培训,以及相关电子表格的录入和整理的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电子操作水平,以保证快速有效地完成药械的生产、销售和验收的录入和整理工作。同时还要指导卫生服务人员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按照年、月、周、日的等级将每天的药械生产、销售和验收数据统计信息进行相关汇总,形成完整的药械管理档案,以方便资料的规整和后期信息的收集。

2.3观察指标

实施药械生产、销售和验收电子化管理措施一段时间后,对32家药品零售企业的药械生产、销售和验收动态进行统计,分析药械监管效率,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结果

在药品零售企业实施药械质量电子化管理的措施初见成效,不仅规范了药品零售企业的药械销售渠道和使用管理,同时也提高了本市药械监管效率和水平。但是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本县区的药品零售企业在电子监管网络对接、相关配套措施和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某些地区网络覆盖不全,信号不好;部分制度存在漏洞等问题。

4讨论

药械电子化管理措施的实施,起到了如下作用:第一,使用电子化管理措施,加强了全程监控作用,利用相关药械电子监管软件和网络,能够实时跟踪各个医疗机构从药械销售到验收到使用的全过程,这样监管人员即使本人不在现场,也能够通过网络信息查看所有药品的来源、去向、数量等信息。第二,提高了对“问题药械”的追溯和召回处理效率,虽然药械相关厂家在产品出厂时会做好检验,但大批量产品不可避免会出现残次品,通过药械的电子监管措施,可以查看每一箱、每一盒和每一批药械产品的库存和使用情况,遇到问题时可实时追究出现问题的药械产品的来源和去向,进行召回处理,有效降低“问题药械”的危害发生可能。第三,加强了信息预警措施。通过电子监管措施的实行,可以有效得知药械的数量异常使用情况,进而分析是否存在药物滥用问题,通过药物不正常流入或流出得知是否出现疾病流行、药品管理人员以权谋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还可以对特殊药品的流通进行监视,预防流弊事件的发生。

5结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药械管理措施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药械需求,尤其是对村级医疗机构来说,对药械管理的需求更高。因此,根据在药品零售企业实施的药械电子化监管成果来看,可以预见,对村级医疗机构的药械生产、销售和验收实行电子化管理,能够有效规范其药械的采购渠道和使用管理,提高药械监管效率和水平,保证药械的正常合法利用。

参考文献:

[1]江作巍,徐正昌.村级医疗机构药械电子化监管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药房,2010,21(25):2322-2323.

[2]佴雪芹,何海波.扬州市江都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械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2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