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主动提问应该成为教学中挖掘智力的重要环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让学生主动提问应该成为教学中挖掘智力的重要环节

袁红艳

四川省盐亭外国语学校

摘要:首先,教师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觉很亲切、不拘束。例如:教师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采用这样的开场:同学们,今天天气这么好,咱们出去放风筝怎么样?学生们一听肯定特别的兴奋,这时课堂的氛围就特别的活跃。随后,教师说,但是咱们都要先做一个风筝啊。这时,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提问,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时教师就引入正题,我们需要用10米长的木条制作一个长方形风筝架ABCD,为了使风筝不变形,我们就需要在中间订一根平行于长方形长AB的木条,当宽AD长为多少时,长方形面积为4平方米?看完题目,学生不自觉地会想到,AD的宽应该为多长才能满足面积为4平方米。甚至有的同学站出来提问:用一根10米长的木条制作长方形风筝架有几种方法?什么时候面积最大?甚至还有同学提问:风筝架面积能达到5平方米吗?正是对放风筝的喜爱,也是因为课堂氛围的活跃,激发了学生喜欢提问的兴致。

关键词:学生主动提问教学挖掘智力重要环节

教学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尤其是在进行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将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解决问题放在教育教学的关键位置,进而彰显学生能力。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不同阶段的理论学习,我认为要能调动学生思维,全面开发学生智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方能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至少解决问题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

一、调动学生思维,培养主动问答

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最佳途径就是课堂教学,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如果学生能够主动提问,代表学生认真听讲,并且经过详细分析。学生只有上课认真听讲,随着教师思路,才能发现问题并且主动地提出问题。学生提高主动提问能力不仅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构建强大的知识体系,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培养学生主动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供提问机会,学会敢想敢说敢干

(一)提升心理素质,让学生“敢想敢问”

学生在正常的数学课堂上,总是存在一些顾虑。因为,数学本身就比较难理解、复杂,数学需要学生缜密的思维,需要良好的反应能力与理解能力。但是在课堂上,有些学生总是害怕提问问题,他们担心提出的问题不正确,他们担心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甚至还害怕同学之间的笑话,甚至害怕教师也不愿意讲解他们提问的问题。正是由于这种担心、顾虑,所以,学生就不敢在课堂上提问问题。所以,教师就应该针对学生这方面的心理状况,积极采取一些措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课堂上勇敢地站出来,勇敢地提问。首先,教师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觉很亲切、不拘束。例如:教师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采用这样的开场:同学们,今天天气这么好,咱们出去放风筝怎么样?学生们一听肯定特别的兴奋,这时课堂的氛围就特别的活跃。随后,教师说,但是咱们都要先做一个风筝啊。这时,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提问,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时教师就引入正题,我们需要用10米长的木条制作一个长方形风筝架ABCD,为了使风筝不变形,我们就需要在中间订一根平行于长方形长AB的木条,当宽AD长为多少时,长方形面积为4平方米?看完题目,学生不自觉地会想到,AD的宽应该为多长才能满足面积为4平方米。甚至有的同学站出来提问:用一根10米长的木条制作长方形风筝架有几种方法?什么时候面积最大?甚至还有同学提问:风筝架面积能达到5平方米吗?正是对放风筝的喜爱,也是因为课堂氛围的活跃,激发了学生喜欢提问的兴致。

(二)鼓励学生提问,及时给予评价

如果当学生提问过一个问题之后,教师的反应是冷淡的,甚至还不在意该学生所提问的问题,这就会导致学生在提问问题的时候受到挫折,以后再也不想提问。但是,相反的,如果当该同学提问问题后,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那么学生提问问题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极大提高,学生就会更加喜欢提问。例如,教师在讲解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会提出问题,直角三角形中可以应用勾股定理,那么其他的三角形中存不存在勾股定理呢?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首先积极地赞扬其勇敢地站出来提问,随后强调该学生提问的问题的重要性,最后,号召其他同学向该同学学习,勇敢地提问问题,遇到不懂得、不会的就应该大胆提问出来。试想,该同学听到教师这样表扬夸赞自己,心里肯定特别的高兴,相信他以后会更喜欢学习这门课程,也更喜欢在该课堂上提问问题。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其他同学也想得到教师的夸赞以满足其虚荣心,在以后的课程中也会积极地提问问题来引起教师的重视。

(三)创造提问机会,使问题发自肺腑

当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如果不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思考,只是自己一味地讲解、一味地灌输,那么学生哪里还有时间去思考要提问的问题,哪里有时间去问问题?所以,当教师在讲解某一重要知识点时或是讲解完某一知识点时,都要停顿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理解所讲的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思考自己还不明白的地方,最后学生实在不能理解的知识点由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教师给与充分的解答。有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那么学生自然不会思考,不会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分析消化,这样的话,学生就会没有问题要让教师提问。或是由于教师不给提问时间,学生可能就自动忽略了,课后也更容易忘记。这就导致学生的不解之处依旧弥留,不能有效地学习数学,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总之,给学生思考和提问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复思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挖掘自身潜能,将自身培养成为一个思想型的学者。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时时处处将学生主动提问放在教学的适当环节,全面挖掘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