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初中化学新课标的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认识初中化学新课标的教学

黄勉开

广东省蕉岭县逢甲纪念中学黄勉开

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材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化学课程资源,重视实验的特殊功能,倡导质疑讨论的学习方法。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树立为了学科教学更为学生发展的意识,教师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路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助推剂和好伙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教师和学生该怎样进行互动,从而有效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呢?

一、改变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选择外在信息,构建当前事物的意义。可见,教育改革就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上,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和学的全过程。新课标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乐趣,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课题教学设计中,我根据当地情况(文福)分析,由于学生对空气污染这一内容比较陌生,但水泥烟尘多,学生体会很深刻,为此,我设计了自主学习的课题:①文福镇水泥厂的分布及排放烟尘调查;②给环保部门写一封治理水泥烟尘的建议书;③水泥烟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④给全校师生的倡议书: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要教给学生方法,则课堂变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重在服务,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

二、贴近生活,优化化学课程资源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与学生已有或正在进行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的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为背景开展学习活动,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自己生活在“化学”的世界里。

例如,在学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内容后,联系到生活中煤气中毒就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防止煤气中毒的有效方法就是注意通风。为防止煤气泄漏,我们常在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硫醇以便于知道煤气发生泄漏,发现有煤气泄漏时就要及时打开门窗,关闭煤气阀门,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后要注意把病人移到通风处,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送医院救治。在教学中多联系这样与生活贴近的资源,既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三、重视实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1)注重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演示实验中,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使之变为探究型、设计型、科研型的实验。使化学实验更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和综合性,以满足学生动手、动脑、求新的心理特点,支持学生在实验中萌发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例如,在关于“质量守恒定律演示实验”内容中,教师可以给出所需的药品和仪器,然后让学生自拟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质量守恒。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①学生自拟实验方案。②学生详细设计实验操作过程。③师生讨论、评价实验。学生在实验中,独立探索、研究,虽然时间可能长一些,但在操作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解决实验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提高了学生独立实验和学习的能力。

(2)注重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课外创新能力

依据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家庭小实验,给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增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学习、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学完“酸碱指示剂”内容后,让学生利用花瓣、树叶、水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通过家庭小实验,加强学生实验的练习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使学生既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又通过亲自动手,克服困难,不断探求,获得成功创造的快乐。

四、设置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有趣的、直观的、学生易接受的问题,去引导学生积极质疑,启迪创新思维。

例如,学完“空气的成分”内容后,设置问题: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为0.03%,那么随着人口的增长,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

再如,学完“燃料”内容后,设置问题:你认为在氢气、甲烷、煤气、酒精、煤、汽油、柴油等燃料中,哪一种是最理想的燃料?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只要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策略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