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房护理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老年病房护理风险管理

闫秀恒

闫秀恒(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吉林辽源1362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病房护理操作风险因素的防范,营造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方法:分析近3年来引发老年病房护理风险的因素和特点,确定安全护理重点。结果:造成风险的原因是患者年龄及护士素质等诸多因素。结论:避免风险因素的关键是增强和提高护士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质,从而降低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老年病房;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0)12-0077-01

老年患者往往是各类疾病的高危人群。老年患者多病情复杂、自理能力缺失、反应迟钝,因此老年患者的治疗护理更为复杂。由于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密切,各类医嘱及治疗手段主要通过护士来完成,要求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规范、勤查、周到、细心地施护,警惕各类风险事件。为保障老年患者医疗护理安全,现将2005年3月~2008年3月对收住干部病房内科发生的10起护理操作风险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

自2005年3月~2008年3月收住干部病房内科患者2100人次,发生护理风险10起,占0.47,其中热水袋使用不当造成Ⅱ度烫伤1例,肛周糜烂2例;褥疮1例;药液外漏致皮下坏死1例;给药错误2例;穿刺问题2例;漏执行治疗1例。

2分析原因

2.1患者的年龄因素。10起护理操作风险中,男8例,女2例。70~75岁3例,75~80岁6例,85岁以上1例。因年龄阶段不同发生意外的比例和类型也不同。尤其是75~80岁年龄段的老年患者因身体状况和意识反应差,易给护士造成错觉,所以发生意外的机会更多,危险性也较大。

2.2护理工作缺乏预见性。不能预见性杜绝潜在问题,对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估计不足,预防护理滞后。由于老年患者体质弱、长期卧床、感觉障碍、不能自行变换体位等,易引发皮肤褥疮、会阴糜烂、皮肤烫伤等问题,往往在发现后才制定护理措施。

2.3病情观察不全面。由于护士评估时对阳性资料掌握不够、专科疾病问题把握不准,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可靠依据。

2.4护理记录缺乏主动性。当病情加重或出现变化时护士不能及早主动建立特别记录,多依赖护士长督促甚至在抢救后靠回忆补记;描述病情缺少客观性、连续性,造成病程记录与时间不一致,从而影响护理记录的真实可靠性。

2.5护士专业素质问题,盲目遵从医嘱。由于办公护士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缺乏临床用药经验,对于非常规、非专科性医嘱,只按一般常规处理医嘱就难以查出医嘱的错误。例如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治疗时选用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MTX)。医生下达长期医嘱甲氨蝶呤片口服“2/W”,写为“2/d”,为频次错误。而老年心血管专科护士对此药用法了解不够,频次“2/d”又属常规用药频次,故护士很难纠正这类医嘱错误。

2.6不严格执行给药时间,小夜班护士为了集中完成各项治疗,发药时提前1~2h发睡眠药,过早服药致使老年患者就寑前头昏目眩,由于无人陪伴还进行室内活动,易失去平衡发生摔伤。

2.7技术操作问题,在静脉穿刺时,未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

3防范措施

3.1有针对性提供护理服务,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从老年患者的需要出发,让护士有足够的时间贴近患者,使护理观察变被动为主动。对老年患者应腿跑勤一点、观察细一点、关心多一点、行动不便时多帮一点。

3.2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护理记录是用于记录病情变化和已实施护理措施的护理文件,也是重要的法律文件。由此规范护理记录书写非常重要,护士长应加强一般护理记录和特别护理记录的培训,设置各种表格的标准样板,描述病情注意客观、准确、连续性。

3.3防范老年护理风险的关键,防范老年病房护理操作风险发生的关键是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注意抓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新上岗的护士应加强培训,以确保护理安全。提倡遇事多问一句、操作多查一次,相互提醒、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培养护士的协作精神。

3.4防止盲目执行医嘱,老年病的治疗既有专科性,又有多科性。因此医生下达医嘱既有规律性,又有特殊性。有疑问时主动找医生核实,防止盲目执行医嘱。对非常规性医嘱必须在说明栏中注明。明确医嘱勾签要求,各班接班时须查医嘱信息并签名。

3.5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为了弥补护理缺漏,落实护理服务,防范护理差错,我们采用“护嘱本—临床护理落实单”,如下达单个护嘱应具体、有可操作性,有时间并签名,下达批量护嘱应分别注明内容、时间、床号、签名等,重点记录各项特殊操作和护理活动落实情况,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

3.6避免潜在的皮肤问题,对于可能发生的皮肤问题,要提早防范,预先观察评估皮肤问题,区分可避免和不可避免的因素,建立翻身卡,护士长给予技术指导,特殊患者应进行重点护理查体,使潜存的皮肤问题得到较好的控制。

3.7加强老年护理风险的控制,随着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意外逐年增加的统计,要注意将护理安全放在护理工作首位,对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应贯穿整个住院治疗护理过程中,变发生问题后消极处理为发生问题前积极预防。关键是健全护士长安全检查制度,规范入院护理制度、住院陪伴制度、外出检查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操作常规制度以此来规范护理行为。定期组织质量检查,每周进行一次护理会诊,一次自查、自评,一次行政查房,针对高龄患者潜在的护理风险,利用护理会诊提前进行分析与防范。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在发生问题的第一时间到现场调查分析每一种风险的原因,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老年病房常见护理操作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不断提高老年护理质量和患者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老年医学委员会。实现健康老龄化迎接21世纪人口老龄化挑战。北京:中华医学会,2001:259

[2]库洪安,詹燕,于淑芬,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43

[3]邹晓清。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护理管理杂志,2003;3(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