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手术的护理缺陷及安全护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腔镜手术的护理缺陷及安全护理策略

侯佳丽林仙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310016)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存在的护理缺陷问题,及安全护理策略。方法:对以往的腹腔镜手术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总结出常见的3条护理缺陷问题,并总结出安全护理策略。结论:这些措施用于临床,将大大提高腹腔镜手术配合水平,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保障腔镜手术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腔镜手术;护理缺陷;安全护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213-02

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之一,促进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医疗护理质量监控和管理的核心目标,更是患者的就医权利[1]。手术是通过侵入性操作为患者解除病痛,医治创伤的手段。微创手术是指使创伤降低到最小的手术,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的一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所以目前80%~90%的手术是在腔镜下完成。为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护理工作在手术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献报道均认为,腔镜手术安全、有效、简单和微创[2,3],但因腔镜器械的不断更新换代,其种类繁多,结构精密复杂,临床工作中容易出现护理缺陷,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则手术并发症增加,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现将腔镜手术过程中潜在的护理缺陷及已发生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安全护理策略,现报道如下:

1.腔镜手术的护理缺陷问题

1.1电灼伤

术中单极电刀的使用,需经病人身体形成回路,如果回路连接不通畅,就可能出现电灼伤。常见原因:术前护士未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手术床干燥;术野布类、敷料等被术中冲洗液浸湿致水污染或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皮肤直接接触手术床金属;术前消毒液太多等导致骶尾部皮肤潮湿;或者电刀负极板粘贴不牢固、位置不恰当、被消毒液浸湿后造成术中意外回路形成,导致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4]。

1.2异物遗留和器械故障

在侵入性手术操作时将非植入性材料非计划性地遗留在患者体内即为异物遗留[5],器械螺丝松动,或腔镜器械细小配件的丢失,器械不能够正常使用为器械故障。常见原因为:护士的责任心不够强,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差,术前洗手护士未仔细检查器械的完整性;腔镜手术器械多,更新快,手术仪器、器械都非常昂贵、精细,仪器器械的连接、拆装都有一定的顺序和技巧,护士对手术仪器、器械构造及手术步骤不熟练,随意连接拆装导致仪器器械的故障、微小零件的缺失,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找出原因并处理,加速了器械的损坏,延长了手术时间。

1.3体位性损伤

腔镜手术技术性强,体位要求比较高,良好的体位可充分暴露手术部位,便于手术操作,减少神经肌肉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是手术室护士必备一项护理技术,体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手术的进展与成败[6]。由于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易导致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摆放不当、长时间四肢处于外展或约束带压迫致神经损伤或缺血等危险因素,会导致神经肌肉的损伤。全麻后病人身体肌肉完全处于松弛状态,全身肢体各大、小关节都处于无支撑、无保护状态,搬动患者时如果颈部保护不当,使颈椎过度扭转、牵拉,可造成颈髓损伤甚至高位截瘫等[7]。

2.腔镜手术的安全护理策略

2.1电灼伤的防范及处理措施

(1)术前应认真执行核查制度,详细了解病人病史,确认患者有无心脏起搏器、体内有无金属植入物(如钢板、克氏针等),如有则选用双极电切,同时术中加强病情观察,如安置起搏器患者心律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停止手术。了解病人有无首饰带入手术间,长发女患者尤其要注意头绳上有无金属饰品,有无金属发夹,如有一定要先去除,如果取不下,也要事先做好防护措施。(2)电刀负极板应选择在大腿内侧、血管肌肉丰满处,尽量避免易出汗、骨隆突及毛发多、有疤痕部位,如膝盖、腋窝等。(3)一次性电刀负极板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同时防止冲洗液、消毒液等浸湿负极板,建议避免贴臀部。(4)术中当电切或电凝不工作时,切不可盲目加大功率,应立即暂停操作,仔细检查回路的各个环节无故障,排除原因后方可调节。(5)术前应仔细检查电刀手控或脚控的弹簧功能,保证处于功能状态,避免电灼伤发生。

2.2异物遗留和器械故障防范和处理措施

(1)洗手护士应提前洗手上台,检查腔镜器械的完好性及性能,常规紧固器械轴节的螺帽,检查器械是否齐全,各关节有无松动漏气,戳卡各衔接部位及胶帽有无裂隙漏气,气腹针的通气是否良好,保证所有器械的完整性及功能状态。(2)器械护士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及步骤,及时整理使用后的器械并查看其完整性,一旦发现有断裂或缺失立即告知医生并取出异物,杜绝异物遗留体内的发生。(3)护士长组织定期对所有护士进行腔镜手术配合的培训及考核,使她们熟练掌握腔镜手术配合的操作规程,掌握每一个手术步骤及每把腔镜手术器械安装、性能和使用方法,熟悉相关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以便准确、有效、默契的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违反常规的操作发生。尽可能的安排熟悉手术医生习惯及特点的腔镜专科护士,参与手术配合。(4)建立和完善腹腔镜手术器械及用物准备规范和标准,保证术中所需器械及用物的齐全率,减少护士不必要的取物往返时间,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器械及设备需设专人维护,定期检查保养。

2.3体位性损伤防范和处理措施

合理安置患者体位,充分暴露手术部位,观察麻醉及静脉注射的效果,保持液体的通畅;病人在被充分的支撑和固定后,不仅要保证手术全过程中肢体处于功能位,还要尽可能保证体位的安全舒适;保持手术床床单平整干燥无褶皱,床垫柔软,骨骼突起部分、肌肉脂肪组织较薄弱的受压部位应大棉垫或硅胶软垫加以保护,仰卧位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手术的要求,需垫脚踝垫;摆放体位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拽等动作.以免病人皮肤受损,固定好患者,防止改变体位时发生坠床,并注意保暖[8]。掌握手术体位摆放的机械原理、保护方法和正确安置方法,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效的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改变体位可能会导致病人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的改变,并且身体的负重点和支撑点也会发生改变,肌肉组织承受的压力和牵拉力也会随之改变,术中改变体位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处理。

3.小结

医护工作的目的就是为病人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服务。腹腔镜手术护理的安全风险因素比较多,潜在风险的危害程度也非常大,反复经常出现的护理缺陷最终可导致手术差错,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上的伤害。我们通过总结日常腹腔镜手术中发生的护理缺陷问题、分析缺陷问题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采取了相应的处理,预见性的避免了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的错误,提高腹腔镜手术配合水平,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保障腔镜手术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丽珍.产科护士维护患者安全的护理行为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12):5-7.

[2]LittaP,SpillerE,SaccardiC,etal.Resectoscopeorversapointforhysteroscopicmetroplasty[J].IntJGyanecolObstel,2008,101(1):39-42.

[3]LittaP,CosmiE,SaccardiC,etal.Outpatientoperativepolypectomyusinga5mm-hysteroscopewithoutanaesthesiaand/oranalgesia:advantagesandlimits[J].EurJObsterGynecolReprodBiol,2008,139(2):210-214.

[4]王素美.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风险与防范[J].淮海医学,2010,128(1):17.

[5]徐容,王春瑛.宫腔镜手术配合的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2015,8(2):176-178.

[6]陈凯琪.无痛胃肠镜患者跌倒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97-100.

[7]李淑丽.腔镜室护士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5,(3):95-97.

[8]胡湘燕.腹腔镜手术体位与护理风险防范[J].健康必读杂志,201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