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性癫痫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浅谈急性癫痫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胡娅玲

胡娅玲(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观察室610072)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344-02

【摘要】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在急性癫痫发作的抢救过程中,适当的护理措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总结以下急性癫痫抢救护理经验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关键词】急性癫痫抢救护理

癫痫是一种脑部疾患,其特点是持续存在能产生癫痫发作的脑部持久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神经生物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后果。其特征是突然和一过性症状,由于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部位不同而又多种多样的表现可以是运动、感觉、精神或自主神经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识和警觉程度的变化。对急性癫痫发作在临床抢救与护理中就我自己的体会浅谈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0例均为2009年10月~2010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观察室收治的癫痫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18~58岁,以成人多见。其中大发作2例,小发作5例,精神运动性发作1例,局限性发作2例。

2体格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并对患者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病人入观后应立即测量T,P,R,BP,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精神变化及语言行为能力。初步进行癫痫是否发作的判断。

3实验室检查

3.1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动态脑电图监测,可见明确病理波、棘波、尖波、棘-慢波或尖-波。

3.2如为继发性癫痫应进一步行头颅CT、头颅MRI、MRA、DSA等检查可发现相应的病灶。

3.3癫痫与生化:癫痫与人体内各种化学物质有密切的关系,神经生物化学在分子水平上对阐明癫痫的发病机制有重要作用。

4癫痫的观察治疗

在病情观察的过程中,首先要病人卧床休息,不可随意下床活动,同时告知家属或周围人,因为发作不可避免,防止意识突然丧失而跌伤,迅速移开周围硬物、锐器,减少发作时对身体的伤害。密切观察病人发病时间,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包括意识丧失时间、抽搐时间),要注意观察先抽搐的部位,是局部还是全身,是否伴有意识丧失及两目上视,大小便失禁等,这些表现对医生进行定位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发作时情绪激动的患者(可能发生自伤、伤人、毁物、自杀、杀人等过激行为),应立即采取紧急控制措施,严格限制其行为,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可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地西泮,对兴奋并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可采用抗癫痫药与抗精神病联合治疗,如氯丙嗪和氟派丁醇等应急措施。

5抢救与护理

5.1安置体位,保持病室安静患者入观后,立即采取平卧位,安置护栏,防止因发作时坠床,并使病室保持安静,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5.2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合理给氧病情发作时,首先要保护好舌头,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在病人上、下磨牙之间,以免咬伤舌头,并使用舌钳拉出舌头防止舌根后坠。若发作之后未能放入,可使用开口器将病人的口腔打开。发作时使病人平卧,松开衣领,头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排出,防止流入气管引起呛咳窒息。同时给予吸氧,保持呼吸循环通畅。

5.3积极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

5.3.1积极有效的控制抽搐:

1)安定,成人10-20mg,缓慢静脉注射至抽搐停止。随后将20-40mg加入葡萄糖液中以每小时10-20mg速度静脉滴注,连续10-20小时,日总量不超过120mg。

2)异戊巴比妥钠成人0.5g溶于10ml注射用水中,以50-100mg/分速度缓慢静脉注射至发作停止。注射中要注意呼吸心跳变化。发作控制后应继续口服抗癫痫药物。

5.3.2处理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利尿脱水减轻脑水肿,防止酸中毒等。

5.4一般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神志瞳孔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

2)心理护理在为患者制动卧位的情况下,做好家属的心理辅导工作,告知约束患者的重要性,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在病人病情稳定后,安抚患者,勿产生自卑及消极心理,尤其禁止情绪波动过大,以防再次发作。

6预防措施

6.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6.2注意保养,防止任何诱发因素,如绝对戒烟、戒酒,防止激动或生气以及疲劳过度等。

6.3平时要按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减药、停药或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