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背景下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背景下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姜春善金星林张晓磊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技能教研室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日益受到各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结合当前临床技能教育现状,针对技能竞赛背景下暴露出的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知识结构以及实习内容、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临床技能竞赛对当前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方向的深远影响,提出发挥以赛促教作导向作用,建立完整的临床技能教学体系、加强实习管理、建立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等建议。

关键词:技能竞赛;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

自2010年起,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连续举办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以下简称临床技能竞赛),旨在加强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大赛覆盖了全国设置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普通高校的近90%,已经成为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展示医学教育成果的重要平台,得到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基于医学本身属于一门应用型科学的特性,近年来我国推出的医学教育改革政策无一不着眼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3]。《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4-5]的相继出台和实施,都表明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它关乎到医学人才的培养能否符合国家未来行业发展的需要。本文参照近几年来延边大学临床学院的参赛情况,以实验诊断学教学为例,就竞赛背景下医学生临床教学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临床竞赛概况

1.参加院校

全国临床技能竞赛自2010年起举办,首届全国参赛院校共19所。2011年,来自全国各地共120余所医学院校派出选手参赛,全国划分5-6个赛区进行初赛,胜出队伍参加全国总决赛。其中以华东赛区规模最大,共有38所院校参赛。

2.赛制设计与竞赛方式

由开始至今,竞赛基本分初赛、半决赛(复活赛)、决赛三个赛程,竞赛形式全部采用多站式客观结构化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以多站式、赛道制形式进行,要求选手单独或团队配合进行模拟临床诊疗操作。

3.竞赛内容

自2010年至今,技能竞赛的竞赛题目也由首届的51项目增加至目前的近200项,其涉及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涉及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皮肤、护理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考察选手的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团队合作、医患沟通、人文关怀等素质和能力。且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每届技能竞赛也在不断调整各个学科题目的比例,详见表1。

二、实验诊断学与技能竞赛

观察表1可见,竞赛内容并不直接涉及实验诊断学,几乎历届竞赛范围内均无实验诊断学操作,但纵观历届竞赛题目又可以发现,实验室检查的内容似乎又无处不在,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决定:

理论知识是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基础,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一切临床技能训练的前提。实验诊断学正是理论连线实际的重要过度,竞赛中几乎所有题目均需要进行初步诊断后才能判定需要进行何种操作,没有正确的诊断,那么再娴熟的技能操作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关于每项临床操作的目的,往往容易被选手们忽略,其实很大一部分的操作都是为了进一步的检查,通过检查结果而最终判定疾病而进行,比如”骨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骨髓标本进行检验,胸腹穿是为了获得液体标本进而鉴定其性质,判定形成浆膜腔内积液的病因,因此,具备扎实的实验诊断学的基础是影响技能竞赛的重要因素。

临床技能竞赛背景下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于医学生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其临床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无论是教学改革也好,技能竞赛也罢,其最终目的都在于此。总结几年的竞赛情况来看,需要的反思的问题主要如下:

1.“因赛训练”,过分强调竞赛的结果而忽视基础技能的提高。

竞赛应该是手段,而不是目标,有些时候我们过分注重“重点”项目的培训,而忽视基本技能的提高,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基础性技能训练容易受到忽视,从而造成学生普遍基础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其实,真正的临床工作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扎实的基本功是临床医生的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医学生的实际教学中,应重视如实验诊断学等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建立起基础牢固、全面综合的训练体系,避免误导学生产生那些技能重要哪些不重要的错觉。

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视程度不足

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一切临床技能训练的前提,而理论联系实际则是技能训练的“灵魂”。对于技能竞赛的培训,应注意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提高,通过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其临床思维,提高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在实验诊断教学改革中,我校采用了此类模式,效果显著,通过引导学生将患者症状、主诉、查体结果和临床检验结果充分结果,综合诊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题能力,对于竞赛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均大有裨益。

学生的临床“环境训练”缺乏

所谓的临床“环境训练”也可以叫做“情景训练”,其灵感来源于历届技能竞赛中,每个竞赛环节对于临床实际情况的高度模仿和还原,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训练选手们应对实际临床工作中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从几年参赛的情况来看,很多操作学生们可能在平时都能完成的很好,但如果在竞赛设置的某些情境中进行时往往效果大相径庭,说明这种“环境训练”的缺乏,如“无菌观念”就必须是一个反复训练而形成的意识,即应该是一种临床操作中的下意识。因此,在日常的实验诊断教学中,重视学生在真实环境和情景下的操作训练是提高技能竞技水平的关键环节之一。

综上,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是促进医学人才培养水平提高的的一个良好平台,为锻炼和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临床实践教学受到了充分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与之结合,以竞赛为依托,针对教学不断针砭时弊,推陈出新,以教学为桥梁,针对竞赛培训巩固基础,创新实践,为探索符合医学专业人才就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医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FlexnerA.MedicaleducationintheUnitedStatesandCanada:areporttotheCarnegieFoundationfortheAdvancementofTeaching.NewYork:TheCarnegieFoundationfortheAdvancementofTeaching,1910.

[2]DolmansD,DeGraveW,WolfhagenI,etal.Problem-basedlearning:futurechallengesforeducationalpracticeandresearch[J].MedicalEducation,2005,39(7):732-741.

[3]JulioFrenk,LincolnChen,ZulfiqarABhutta,etal.Healthprofessionalsforanewcentury:transformingeducationtostrengthenhealthsystemsinaninterdependentworld[J].TheLancet,2010,376(9756):1923-1958.

[4]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教高〔2012〕7号.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14/201404/xxgk_166950.html.2012-05-07.

[5]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EB/OL].〔2014〕.号.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5/201411/178832.html.201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