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医院感染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妇科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医院感染控制

曹红莲冯继贞

曹红莲冯继贞(解放军第159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目的探讨“一站式”妇科服务模式下医院感染控制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分析“一站式”妇科服务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建立“一站式”妇科门诊感控组织,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病人就诊管理,加强消毒隔离管理以及医疗废弃物处理。结果2011年门诊接诊量83523人次,治疗量52048人次,手术病人10212例,无一例发生院感。结论针对“一站式”妇科服务集中就诊、集中诊疗的特点,从环节入手,加大执行力度,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关键词】妇科门诊“一站式”服务医院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7-0348-02

“一站式”服务模式,实质就是服务的整合,是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的整合[1],让病人在就诊全过程中更便捷、高效,全程有人导诊和负责诊疗,病人在妇产科门诊所属区域内完成就诊、查体、治疗和小手术,体现了医院对病人的人性化关怀。我院妇科门诊采取“一站式”服务模式,承担着女性患者的就诊、检查、治疗、手术、围产期保健等工作,人员流动大,普通患者和传染病患者混杂,直接与病人的触血液、体液接触。近年来随着艾滋病、性病等传染病逐渐增多,妇科门诊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也在增加。对于妇产科这一特殊科室,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及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乙等医院,妇产科门诊日均门诊量200人次~300人次,因妇产科病人检查、化验、治疗等流程比较敏琐,2007年6月我院妇产科门诊开展了专科一体化管理的“一站式”服务模式。我院妇产科门诊独立一层,设置导医台、妇科诊室5个、产科诊室2个、冲洗室、治疗室、输液室、手术室、术前、术后观室、化验室、B超室、药房、收费等。2011年门诊量83523人次,治疗量52048人次,手术病人10212例,无一例发生院感。

2“一站式”服务院感危险因素分析

2.1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低年资医护人员缺乏工作经验,操作不规范,欠熟练,心理素质不稳定。还有些医护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认为没必要、麻烦、做不到,不按要求进行防护,认识不到标准预防的重要性。

2.2环境污染门诊每日接诊病人量多,病种复杂、病人多、流动性大,容易造成空气污染,特别是冬夏两个季节,室内的空气流动性差,会造成医院感染机会增加。部分患者的不良卫生习惯,也是造成院内感染的因素。

2.3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不当妇产科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直接接触的血液、体液直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以及锐器。部分工作人员存在手卫生观念不强,忽视操作前后的洗手流程,戴手套前后不洗手等,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也更大。

2.4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污染门诊检查床、水龙头、门把手、操作台,候诊椅都是各种病原菌的间接传染媒介。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繁忙,手的消毒不严格,或者缺乏正规的洗手方法,也会成为传播病原菌的载体。

2.5感染性废弃物处理对医疗废弃物分类不重视,锐利器械未及时入利器盒会造成对工作中的伤害。吸引器瓶内的血液不经消毒处理,污物处理不妥,均可引起二次感染和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极大威胁。

3对策

3.1建立专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科室成立感染管理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医师和护士组成。在医院感染委员会领导和感控办的指导下完成科室各项院感工作。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每月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及突击检查的方法,监督实施,每周进行讲评。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上报感染管理科。监督检查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3.2合理布局分散就诊人员患者进入门诊后,由导医护士分诊,引导病人在不同的诊室候诊,科室每日坐诊专家、医生均在6名以上,分诊后患者不用过多的等候,有诊室护士叫号进入,有效地杜绝了围观就诊,维持了诊室内一医一患,降低了医院感染的概率。医生按照门诊诊疗常规,需住院者直接收住院,不需住院者诊疗后由诊室护士可根据病情引导。护士根据病人量,合理安排病人病人检查、取药、治疗、输液、手术等,减少病人等侯时间,减少人员流动,避免病人过于集中,减少交叉感染。

3.3加强学习,提高防范意识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对新上岗和在职医护人员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专题讲座和学习班,进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知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医院感控科每月根据检查中存在问题,制定下月学习内容,科室每月按照院感办制定的学习内容组织科室全体人员学习,每月进行一次院感知识考试。日常工作中科室院感质控小组会加强医务人员工作中的环节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每周进行进行讲评。每月并将检查及改进结果上报院感办。通过学习及检查讲评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

3.4加强环境管理,落实好消毒隔离门诊诊室、治疗室、输液室、手术室等检查治疗区域,患者流量大,感染因素多,特别是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等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要求各室每日上、中、下午定时开窗1次。门诊各室均根据房间面积配置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在有人状态下也可进行消毒,各室根据实院情况做到随时消毒,保证了室内空气温质量。台面、物表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立即用消毒液进行擦拭。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湿拖,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随时用含氯消毒剂拖净地面。工作中有可疑血源性、传染性疾病、特殊感染性疾病,及时隔离并做好终末消毒。每月对各室做空气、物表、手指、消毒液的细菌培养等细菌培养及监测。

3.5加强医务人员自身防护由于妇产科医务人员人员直接接触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宫腔排除物和血液,具有很高的感染危险,因此必须把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戴手套等这些小事情认真做好,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同时要求严格洗手,强调操作前后实施有效的手清洁、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措施。我院为减少自来水龙头的细菌污染,达到流动水洗手,各室都安装了非手触式水龙头,配备专用洗手及消毒设施,凡有洗手池的地方均贴有六步法洗手图片。

3.6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妇科检用品如臀垫、窥阴器、医用手套、棉球、纱布等,放入黄色双层的标有医疗垃圾标识的垃圾袋内,3/4满时封扎袋口贴封口签,记录污物种类、日期、封口人。损伤性垃圾如玻片、注射针头等锐器应于感染性垃圾分开放置,放入防渗漏、耐刺、标有医疗废弃物的黄色专用垃圾箱(袋)内,按医用垃圾由专人进行收集密闭运送和无害化处理。病人的血液体液用含氯消毒剂混放30min后再倒掉,以免造成污染。

参考文献

[1]卢妙云,黎庆芬,郑定容.妇产科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实施[J].家庭护士杂志.2008.6(4)上旬版:91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