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解建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解建庚

解建庚

解建庚

临沂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山东省临沂市276000

摘要: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已应用到到诸多领域。但建筑行业却没有取得改变,仍有大面积污染、浪费严重、工程质量欠佳等现实问题存在,可持续发展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作为新理念的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依然是新兴事物,了解的人极少。因此,宣传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新理念已成为建筑业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详细分析了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概念、特点以及前景,帮助需要了解的人更准确的认识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关键字: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建筑

前言

绿色建筑不仅考虑到当地气候、建筑形态、使用方式、设施状况、营建过程、建筑材料、使用管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舒适、健康的内部环境,同时考虑了投资人、用户、设计、安装、运行、维修人员的利害关系。即可持续的设计、良好的环境及受益的用户三者之间应该有平衡的、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整体绿化效果。绿色建筑正是以这一观点为出发点,平衡及协调内外环境及用户之间不同的需求与不同的能源依赖程度,从而达成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和。

一、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意义

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意义首先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衍生出许多副产品,即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人口的增加,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异,也使得人类的居住环境变得恶化,直接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制约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所有的建筑都依赖能源,据统计,建筑中消耗的自然资源占人类消耗总资源的40%,建筑产生的垃圾占人类生活总垃圾的45%。在一个建筑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能源消耗:第一,在建筑初期的设计消耗。其重点是指建筑在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第二,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建筑材料的使用,施工设备的加工生产等能源消耗。第三,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能耗,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所消耗的电能,水、建筑的日常维护消耗等。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能耗,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极大地节约了能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符合环保的需要,绿色建筑是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从选址开始,从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为出发点,尽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筑材料采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光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在建筑过程中,减少用水,用电,对于建筑垃圾采用生态技术进行合理处理。以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的建筑物,更加舒适和健康,也更加利于周边的生态环境,因此进行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意义重大。

二、绿色施工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绿色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运行、设备维修和竣工后施工场地的生态复原等。要求全社会达成绿色施工的共识,支持和监督绿色施工的实施,形成一种社会现象。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1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组织管理主要任务是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规划管理规定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环境保护措施、节材措施、节水措施、节能措施、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等。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方面应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影响;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2绿色施工环境保护

要求对土方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施工全过程进行扬尘保护;对噪声与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图纸会审时,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低30%;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尽量减少库存;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保管措施得当;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材料二次搬运;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根据就地取材原则,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量的70%以上。

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施工中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加强对非传统水源利用,如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收集雨水养护等;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三、绿色施工的特征特点

1全过程监控.全体成员参与。

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施工组织调配、施工设备筹集(场地、机具、材料,后勤设施等的准备)、施工运行方案、设备维护及完成作业后施工场地的生态规划等。绿色施工要求则更为严格,施工前一定要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施工的总体要求,为施工提供所需条件。在实施绿色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整个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全方位、全员工控制。

而在传统施工中施行的分包责任制则由于施工人员杂乱,监管部门紊乱等诸多管理难题导致施工资源浪费、工期拖长、环境污染,无法做到绿色施工。

2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合一。

绿色施工要采用大量新技术,新材料,高端的施工设备,与普通施工相比似乎付出了更多投入,损失了经济效益,其实从结果来看则恰恰相反。第一,绿色施工采用新技术、新管理手段和新材料在节约水源、土地、工程建筑材料、室内外环境保护等方面,大大减少了建设的后续成本。其次,绿色施工杜绝资源浪费,保护环境的举措很好的树立了企业形象,有利于获得社会支持,甚至市场的欢迎。

3资源材料合理利用

绿色施工在施工前通过严密细致的工程造价预设、组织调配、方案优化、施工工艺研究精确的预估各项原材料使用数目。施工过程中精细控制原材料及废料的再利用,最大化的减少废料残留。

四、绿色施工的前景

绿色施工通过全过程控制,全员工参与节约,以及施工前严密的方案设计,先进的施工技术大大的节约了施工的成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解决了很多传统施工方式无法解决的成本问题,在我国各地的工程中得到了大力倡导。

南水北调工程在原有河道的基础上进行开挖和疏浚,防风固沙工程通过在西部高原地区栽种植被固定沙石土壤,替代在东部城市外围种植植被,节省了大笔资金的同时,解决了老河道污染、年年风沙的问题,得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丰厚回报。这些说明绿色施工在现在的工程建设中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未来必是遍地开花。

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作为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业体现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建设低能耗、环保、舒适的现代建筑也已成为能源日趋紧张的现代社会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计和绿色施工的设计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尹新安.绿色建筑之绿色施工管理探讨[J].长三角,2010,04(8):124-125.

[2]张希黔,林琳,王军等.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J].施工技术,2011,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