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基路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公路软基路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李伟勃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公路工程逐渐实现了多元化的使用功能,并使得公路工程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已经产生了许多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技术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管理措施的特点需注重经济实用、落实细节且理念创新等,并且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的要求也更高。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基路基处理技术;应用

1公路路基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的作用

1.1实现对软土路基的处理

软土路基含水量大,承载力小,不能满足公路路基施工需要。施工过程中,结合现场基本情况采取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能弥补软土路基存在的不足,实现对路基的有效处理和修复,使其更好满足公路施工需要。

1.2提高路基承载力

承载力不足是软土路基的重要缺陷之一,而施工人员根据现场基本情况,应用表层排水技术、加筋技术、强夯技术等进行处理,能弥补软土承载力不足的局面。最终达到显著提高路基承载力的目的,使其有效满足施工需要,能承受行车荷载,为车辆顺利通行创造条件。

1.3提升公路工程质量

如果软土路基得不到及时处理,容易导致路基下沉等质量问题发生,给工程运行和车辆通行带来不利影响。而施工单位如果采取措施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能显著增强路基承载力,使其满足公路工程建设需要。进而有利于预防路基沉陷等问题发生,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延长公路工程使用寿命。

2软土路基施工存在的问题探究

软土路基在整个公路工程施工中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所以软土路基施工方面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将会极大的影响整体的公路施工质量。从目前我国对软土路基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类型的软土具有交叉的稳定性,这就使得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其承载力也会比较弱,一旦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不到位,使施工当中存在安全隐患,那么就会极大地降低公路的强度和质量,使之达不到标准。通常情况下,质量标准不达标的公路会出现很多危及行人生命安全的问题,比如说会出现很多的路堤滑坡等等。而且软土路基施工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和阻碍整体施工进度的有效进行,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浪费情况。路基出现沉降是软土路基施工问题中比较常见的,施工的工作人员一旦没有把这一问题处理妥当,就会致使软土路基产生变动,导致地基出现不稳定情况,进一步使路基出现沉降问题,甚至还会给行人的行驶安全造成困扰,影响公路的正常运作。因此在公路路基施工时,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来选择合理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公路施工质量。

3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处理具体技术

3.1换填法

换填管理法在公路工程软土路基的施工中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对于地表下0.5~3m之间的软土较为适用。从下表1中可以看到常见的三种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其路基承载力的具体情况,使用换填法对于促进路基承载能力的提升,提高公路工程运行的稳定性效果显著。采用换填法来处理软土路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填补材料必须严格根据相关要求以及施工环境来选择,必须符合无腐蚀性、稳定性良好等条件;软土开挖的深度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过深或者过浅都会影响到公路工程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3.2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主要是针对软土路基的含水量高而进行的操作,主要通过排水这个途径,来让软土中的水分降低,从而使软土不易发生形变,更坚固,最终使硬度能够达到建成公路的标准,使其承载能力达到要求。一般会选用这两种方式进行排水处理,这两种方式分别对含水量高和含水量少的软土有较大的用处:含水量较少的软土,在处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热化处理法,这种方法通过加热来让软土的含水量直接降低,操作十分简单,而且处理过程中也不容易出现问题,但是仅仅只适用于含水量较少的软土;另外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在操作时需要在软土中间设置安插专门的排水管道,再施加压力,将软土中的较多水分直接挤压出来,这样的方式可以直接提高软土的固结能力,如果软土的饱和性比较强,这种方式的作用效果还是特别明显的。

3.3夯实挤密法

软土的路基基本特点是密度和强度都十分小,因此可以试图在软土层中加上硬度较大,并且抗腐蚀能力较强的材料,这样来增加软土路基的抗压能力,让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这种方法叫夯实挤密法,这种方法主要作用于土地类型为粘性土和湿润黄土的软土路基。填充的时候需要用到设备进行钻孔,再用石灰土进行夯实操作。在挤密时则需要用到一些石灰块和火山灰等材料,这些材料成本普遍不高,而且容易获得,而且生石灰与别的材料混合之后可能生成的物质比它本身要大出好几倍,软土路基急需要固结的情况下,可以用到生石灰这样价格低廉却好用的材料。另外,在设备进行钻孔之后,可以将一些鹅卵碎石加进这些孔中,也可以加强软土路基的稳定性,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

3.4碎石桩处理法

其施工工艺是利用冲击和振动来让软土地基的表面形成多个小孔径,然后将已经处理过的碎石回填到孔径里,并放入适当的黏结剂,以此来提高碎石的黏合性能,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碎石桩,使其能够承担路基上的部分压力。使用碎石桩处理方法时一定要注意软基的实际面积和性质,在此基础上确定桩身的密度和具体位置。

4软土路基施工常见技术

4.1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管桩技术具有施工操作简单、单桩造价低以及承载能力强的优点,在路基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沉桩施工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可根据公路工程实际的体制条件来确定桩体的长度,其适用的范围也相对较广。预应力管桩能够与周边的土体充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强度良好的复合地基。

4.2CFG桩加固

CFG桩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该桩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泥、碎石、粉煤灰、石屑等物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能够使用多种机械组件可变强度桩。此项技术能够使用褥垫层和底基层两者进行连接,所以说不管桩端落在什么土层上,都可以确保桩间土能够加入到工作中去,但是桩体自身的强度与模量绝对不能够小于桩间土。由此看来,处于荷载作用下的桩顶应力一定是大于桩间土的表面应力。

4.3高压旋喷桩

高压旋喷桩是利用高压喷射注浆法来处理地基,使用钻机等设备将注浆管底部的喷嘴置于土层预定的深度,再利用高压泥浆泵以高压推力让浆液从喷嘴中喷射出来,以此冲击破土体,实现浆液与崩塌土体的有效结合。土体结构中形成的固结体通常为圆柱状,进而利用固结体与周围土体来共同承受高速公路荷载,提高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4.4水泥搅拌桩

软土路基施工中水泥土混合桩的实力分为两个方面。水泥浆和软土,软粘土浆和饱和力结合后,水泥浆与软土和相应的化学反应进行水解,从而形成大量凝胶稳定性,凝胶的整体质量形成,然后水泥颗粒和水泥土结构凝胶形成更稳定的地基状态,软土路基在施工的过程中地基基础的软土和水泥浆离子进行物质交换和搅拌,从而形成新的地基基础,这种地基基础相比没处理过之前的软土地基,有着更大的承载能力,其原理主要是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软土和水泥浆的离子进行交换反应。所谓的离子交换实际上就是水泥和化学物质的交换过程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从而使得水泥桩和地基的接触变得牢固和稳定,以此来加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4.5塑料排水板

在道路工程中利用塑料排水板进行软土路基处理,主要是依靠由外包滤膜和排水芯带组成的塑料排水板,将其打人到路基中形成排水通道,减小路基自然排水的排水通道,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地下水或是路基外侧的地表水进人到路基范围在对道路路基进行填筑的时候,其上部载荷对软基进行作用,使得地下水在毛细作用和挤压作用下,沿着塑料排水板逐渐升高到砂垫层内,然后再逐步排向两侧,如此就可以实现排水固结,加强道路路基的承载力。在道路工程中使用塑料排水板,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排水性能好、抗压强度高、排水板质量轻、不容易出现阻塞等。此外,塑料排水板还具有搬运方便、施工便捷以及人工耗费少等优势,对于道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由于城乡建设速度日益加快,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不管是其施工管理或者对应的技术措施,均能得到普遍运用,在此其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在项目管理应用中尤为关键,并且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要素。但是因为现阶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应用各项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管理措施时,由于受到工艺水平的限制,导致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管理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较多,工程的安全性与施工质量直接受到影响,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公路工程施工中如何有效控制各项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管理措施的应用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涛.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J].山西建筑,2017,43(34):138-139.

[2]邱华兵.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28):166-167.

[3]马九青.浅析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7(09):187-188.

[4]赵记昆.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J].交通世界,2017(12):96-97.

[5]张永超,王琦.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4(2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