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忘了对工程回填土的重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切勿忘了对工程回填土的重视

黄坤坤成张佳宁

(1南通世纪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19)

(2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国内高铁的飞速发展,我国有好多企业走出国门,承担了总承包建设。我从事建筑行业六年多来,对一些重点特殊工程和新技术施工过程的研究及竣工后的使用情况有所关注。

【关键词】回填土;压实平整;夯实桩;洋夯

【中图分类号】TU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8-0239-02

1.前言

在我出差或外出旅游时发现,多个高铁站和多个大型超市、商场、厂房主体施工过程,均按建设标准和施工图施工,也通过了竣工验收,可在竣工后两三年后的工程,就发现有地坪出现问题,如铺贴石材的地面,石材翘起的,有下沉十几公分的,更有甚者变成大坑的,有的橱柜受地坪下沉变形的影响,门无法推拉无法开启的,(不妨建设过回填土深度超过一米以上的施工企业去回访回访看看竣工时的状况和现在的状况。特别地坪出现的问题较多,真不可思议。)

2.原因分析

我多次观察当时施工过程,我分拆有以下几点,造成地坪下沉的原因:

(1)是为抢工期而造成的,由于主体工程完工临近竣工沒几天了,领导们为赶工期忽视了回填土的压实过程。

(2)监理员沒有跟班到位,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很可能二十四小时轮班施工,监理员在回填土过程中是否没跟班呢?

(3)回填土的土质情况及土方的含水率是否符合要求。

(4)有些部位刚刚结束,砌体粉刷经不住土方的夯实及挤压,这些部位也是弱点。

(5)面积大的地方可以采用压路机分层压实,而面积小地方无法用大型机械,也没有用打夯机按规范分层夯实。

(6)在施工过程中有管线,网线纵多,方向不一,布设的管线穿越回填部位也有无法压实的可能。

(7)资料中土方密实试验又是怎样做出来的呢?种种原因导致了这些地坪下沉,地坪质量不合格的现象,留下了工程终身遗憾。(高铁开始运营后是无法俢复和返工,天天有那么多的旅客上上下下通过只好留下遗憾)。

3.制定对策

为防止以上地坪下沉,提出几点建议;高跌站台往往高于原始地坪两至三米,有的施工企业提前对场地标高的回填压实平整,而后打桩开挖基础施工主体,这对回填土压实提供了保碍,也有施工企业种祌原因在原土上开始施工,对以后的回填土压实就增加了难度,并会有回填不合格成品出现,当然两者不重视回填土施工或参照我所提的几种方法会不会起到对你的帮助呢?

(1)在设计中应考虑自然地坪标高与建成站台后的标高差距,建议为防止地坪的下沉,还是用基础墙分格砌至标高,整体布设钢筋现浇混凝土(架空);对管线、网络、强弱电的布设也应考虑跟结构同步(尽量不穿赿回填土部位)(造价对比按1000平方米2米厚的土方回填价,对比砌砖和钢筋混凝土价格),这样就消除了地坪下沉的发生。

(2)建设单位也不应过份考虑节约成本,应优先工程质量,结构安全,做到考虑两全齐美,考虑百年大计。

(3)我曾在多个工程项目中采用过比较可行的施工方法,分点布设“夯实桩”法,由于多天阴雨天又沒有合适的好土方,回填高度又大于一米我采用的我们过去自做的筒称叫“洋夯”两人扶,四人拉绳一起一落达到夯实的效果,面积大的地方也可以自制机械或购买机械代替人工进行施工。在土方回填至标高(不考虑土质和含水率),在施工段面分成点,大约为一米八至两米为一个点,开挖50cm~60cm深,用“洋夯”在这一个点上夯,如果打成“象皮土”,则加些干碎砖垫在坑里,再进行打夯。直至夯实不沉为止(土方含水率高的可以购买生灰块吸水使得该点位既硬又实);其它坑点可以用碎砖或水泥混合土块夯实至垫层的底标高,如果碎砖块不多,则在每个坑点夯实后可用素混凝土垫至垫层底标高,这样就行成了回填部位暗桩,再整体布筋间隔15cm×15cm双向¢6的钢筋,如果该段面有荷载或行车可增加混凝土的厚度和加大钢筋的直经(需计算),这个方法不仅可用于无法控制土源质量和土方的含水率高的土方措施,也适用于工程需要的土方己冻成冻块(冻土回填设暗桩点位不得大于1.5~1.8米,深度不得超过1米~1.5米,每个暗桩点不得有超过10cm×10cm的冻土块,在夯实过程中必需要夯碎冻土块再加碎砖块夯实),施工方法与南方普通垫层一样做法,暗桩做法其实就是这些暗桩点支撑了整个地坪,达到不下沉的较果。对于冻土,第二年开化,及土质不好,含水率高的土方,在地坪内怎么变化下沉都影响不了暗桩的受力的作用,整体地坪不会变型。

4.结语

自我从事建筑业以来,所做的工程用这种方法经我回访,从未有地坪下沉的情况发生(对地坪与主体留设的沉降缝不变,对整体面层留设的分格缝按规范不变)。如果整个工程从设计到建设方,再到施工方乃至监理层,都要树立克服回填土超厚又无法夯实和压实问题,如何确保竣工后多年地坪不变型的课题,提前列入施工方案中,根据各个工程的特点,地理环境,采取切实的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做到更完美。

参考文献

[1]杨智超.回填土地基的基础设计探讨[J].四川建筑,2014(04).

[2]李玉,李洁红,师军帅.调整回填土量解决基础不均匀沉降[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