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安全管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水利施工安全管理体会

吴德斌

吴德斌(贵州省黔东南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

摘要:由于水利工程工程量大、涉及面广、施工复杂、技术含量高,所以施工安全管理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本人主要分析了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及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最后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水利施工安全隐患因素建议

水利施工安全是水利工程的主心骨,关系到人员安危、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是水利部门维持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带来了技术革新和企业的壮大,但是由于安管人员、检测仪器、技术手段、安全标准及措施等落后,导致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滞后,工伤等事故时有发生,建设单位要把提高安全度作为主要工作来抓。

1水利施工安全隐患分析

水利施工现场涉及到人员、技术、机械等,但凡牵涉到工程的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安全隐患的诱因。

1.1管理水平

一个好的管理体制决定一个单位或部门内部及外部的协调与互补,只有管理清晰明朗,才能使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但是目前之所以水利施工中不断出现事故,主要是由于施工企业内部缺乏协调,各部门职责不明、责任不清,管理粗放,缺乏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措施,导致出现问题时,无人可找,无制度可依,无技术可用。对事故缺乏事先预见,往往是事后处理,所谓的防范于蔚然只是空口号。一旦事故发生多次,会极大的影响施工人员,使他们作业是提心吊胆,而事实上他们越是小心,对所负责事畏首畏脚,增大了事故发生的频率。

1.2人员

水利工地普遍是招用民工,他们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加之分配工种的多变,使其安全适应应变能力相对较差,增加了安全隐患。如曾发生的民工从脚手架上坠落、钢筋穿过胸腔等。而且多数施工中并无专门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有的只是临时调动过来的,他们事先并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系统的分析,没有掌握各个施工点的危险系数,对事故无法做到“心里有数”,无形增加了安全隐患。而很多单位所谓的安全教育台帐只是为了应付上级安全检查的“假资料”,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而且安全管理人员由于存在侥幸的心理,对违章作业视而不见,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

1.3电源

水利施工现场的供电设备一般比较简陋,而且大多数在野外的比较多,移动和手持式用电广泛,而施工中用电的器械比较多,而且功率大。由于地形和自然的原因,容易导致用电设备脏污,电器绝缘性能明显降低。水利施工现场由于不具备等电位连接,而施工人员又缺乏电气知识的了解,有些即使懂也无法正确使用,比如有些民工知道有火线和零线,在书本图上可以看懂,但在实际中却不知道怎么接。据统计,电源的安全隐患占施工中的80%以上,电源的安全不可小觑。

1.4安检仪器

随着水利施工工程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对安全检查方法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比如漏电保护器、机器起重设备的安全装置等设备的安装,以往只是靠人工看看,无法精确的作出评估,也没有数据来确定安全性和指标,而是需要通过专业的检测仪器。再如导流泄洪洞、坑道、井道等施工方面,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靠气味、视觉等原始检测方式已不能预防有害气体的侵害,而是需要相应的检测仪器,但是很多工程中都缺乏这些必备的检测仪器,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2影响水利施工安全的因素

水利施工安全隐患大,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事出有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工程规模大

水利工程一般工程规模比较大,施工单位多,比如有负责导流、有负责土石方爆破、有负责汛期施工的、有负责挖方的等等。技术复杂,施工难度高,系统安全管理难度大,容易造成顾此失彼。

2.2施工场所开放

由于水利施工面积广,现场几乎为“敞开式”,无法对施工对象、工地设备、材料等进行封闭隔离,而所用材料和设备比较多,加上天气因素,管理难度巨大,导致危险系数也高。

2.3缺乏专业培训

多数水利工程都有一定的期限,而施工单位为了按时或者提前竣工,提高企业形象,拿到工程就立马开工,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将国家要求的安全专业培训高高挂起,致使多数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更缺乏应对危险的能力。

2.4安全技术措施经费不足

由于企业的改制,项目经理拥有人、财、物自主支配权,但不少项目经理自身的安全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压缩安全措施经费开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设施的投入,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劳动保护品如安全帽、绝缘鞋都不发放,将安全技术保护措施经费当成了利润,造成安全设施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事故隐患随处可见。

3提高水利施工安全管理的建议

安全的标语我们可以随处可见,安全的口号到处都能听到,纵观所有的标语和口号,无不显示出人的主要位置。“以人文本”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水利施工安全管理的核心。

3.1以人为本,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当靠外人提醒无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为被告之的人没有在自己的意识中形成安全意识,在没有提醒的情况下,就无法激活安全神经,所以人的安全意识是首要。在施工前,通过各种培训、安全手册,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意识到粗心和缺乏防范知识的危害。在施工中,要通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结合施工场地实际,对他们进行事例事故分析,突出施工阶段中现存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确保每个人的安全。

3.2以人为本,制定安全制度

根据制度行事和办事是中国人的特性,也是中国的特色,凡事有章可循、有准绳可参照,才能使工作有序进行。在水利施工中,安全制度是安全施工的基础,但所制定的制度要以人为重心,要具有灵活度,比如造成事故由谁负责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由于大多数施工人员是弱势群体,对于老化或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制度要及时修改,要站在施工人员的利益角度,以保护施工人员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3.3以人为本,加强现场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往往时间长、跨度大、涉及面广。施工中既要统筹兼顾,不留死角,又要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在施工、工序操作、施工对象安全上狠抓管理。在施工中,坚持标准化安全生产,将每一天施工对象、作业人员及作业程序,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均执行标准化要求和规定,使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都能做到施工地点、施工对象、工作要求、安全注意内容明确,杜绝因情况不清,职责不明,盲目施工导致的安全隐患。对于关键施工对象和施工工序,比如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大体积砼浇筑等,要重点管理,设立专人监管,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3.4以人为本,规范安全用电

电的危险性比较大,而且施工现场存在比较多,从多数施工现场用电特点和触电事故总结上看,多数事故是由于安全管理不善、违章作业及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所致。要对现场用电情况进行整治,对线路进行清理,及时更换老旧线路,对于绝缘性明显降低的仪器要以新换旧。在实行用电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电气安全知识培训,让他们了解施工中用电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与自身生命的关系。对于违章作业者,安全管理者要认真履行自己职责,及时制止,并说明制止的原因,使他们提高安全意识,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发生。

3.5以人文本,加强安全检查

施工过程中,真正操作的人很少会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他们往往只是按要求施工,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他们无法进行检查,而隐患经常存在施工过程中。因此,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时进行安全检查,掌握现场施工状态,以便合理分析现场安全形势,必要时采取措施,做到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排除。为使检查更有效,应引进专业仪器,提高检查准确率,进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总之,水利施工安全管理关系重大,涉及面广,安全隐患大,只有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并配备安全管理技术和措施,才能从实质上排除安全隐患,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张文元.水利施工现场安全建设的建议.《内蒙古水利》2007年.第2期.

[2]谷奎林,赵宝印,李瑞瑞.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4期.

[3]付伯秋.浅谈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河北水利》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