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数学教学后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1

如何写好数学教学后记

刘小娥

关键词:教学机智教学败笔教学灵感教学效应再教设计

教学后记也称教学心得,是指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和总结,并将心得记下来。写教学后记能帮助教师迅速接受反馈信息,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为调整教学建立可靠依据,从而促进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促进教师素质、教学小平、教研能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与实施的今天,这一点就显得更为重要。

如何写好数学教学后记?对此,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以下认识:

一、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达到预期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一些形象贴切的比喻、借喻、巧妙的新课导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活思维的提问等),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和措施,例题、习题简洁明快的解法,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板书,某种数学思想运用的过程或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原理使用的体会,教法上的创新,等等,记录下来,目的是供以后教学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比如,在讲“黄金分割”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同学们,每当上课铃一响,老师就满脸笑容地走上讲台。可是,老师总是站在讲台偏左或偏右的处?还有在美术、摄影方面,为什么画家和摄影师一般都不把图的主体形象放在正中呢?”通过几个大家既熟悉却又未曾注意的现象,激起了同学们的疑惑与好奇心,使这堂课在轻松愉快中渡过。

二、记失败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败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记下来,如失败的演示实验,处理不当的教学内容,步骤繁杂的解题过程,难易欠妥的例习题配置,由于某种原因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等记录下来,并对这些原因作深该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学应吸取的教训。

三、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师生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突然产生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若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便会稍纵即逝,令人遗憾。

如在高二不等式证明的一节习题课中,我参照《中学数学》和学生共同研究教材(《代数》下册,必修本)例7“已知a、b、mR,并且a<b,求证:>”的证明、推广及应用,最后引导学生小结、整理,这时我突发灵感,瞬即发现了其化学意义:“b克溶液中有a克溶质,其浓度增大。”学生为此欢呼,从而把教学推向高潮。

四、记学生见解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一些灵光闪现,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值得引起思考的新思路、新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鼓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养分。

例如,在推导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时,我提问一位平时成绩很一般的学生:“怎样才能求得圆锥的侧面积?”不料该生回答是:“把圆锥化归为正棱锥去考虑。”此时教室内一阵哄笑,答者颇显尴尬。我鼓励他说:“你是怎样想到的,说说思路。”原来,在初中曾接触过用把正n边形的n趋向于无穷大的思想方法来求圆的面积,这里他通过类比,把正n棱锥的n趋向于无穷大,进而得出圆锥的侧面积,原来的哄笑顿时变成一片惊叹,我顺势给予高度的评价:“体现了相互朴素的无限逼近思想”,这种评价使学生为之动容,求异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五、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与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改进,写写“再教设计”,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新的高度。

总之,写教学后记,贵在坚持,贵在执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所得,必见成效。

参考文献:

1.王秋海;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技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2.李桃;浅谈教学后记的写作技巧和应用价值[J];教学与管理;2002年22期;30-31

3.中学数学教学参考[J];2000年09期;20-21

4.新课程视野中的数学教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5.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陈昌平;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