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是医疗设备正常运行的保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浅谈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是医疗设备正常运行的保障

施元春

施元春(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昆明650118)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1-0414-01

【摘要】重视和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管理是医疗设备正常运行的保障,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效能,而且会促进和保证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运行保障

目前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和科技性已成为衡量医院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为医疗、科研、教学、预防所必备的医疗设备已成为固定资产的主要来源和疾病诊断、治疗的主要手段,其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大医院对医疗设备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加强医疗设备仪器的科学化管理,建立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预防故障发生率,才能充分发挥医疗器械效能,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保障。

医疗设备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指在医疗环境下,根据一定的程序、方法和原则,对医疗器械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加以计划、指导、维护、控制和监督,使之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安全有效地为广大患者服务,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医疗设备管理中尤其重要的是设备的维修管理。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是指对仪器设备的时常维护保养、检查和修理的总称。医院里的医疗设备,每日每时都在为广大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这就要求机器设备必须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而日常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查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工作之一,这就使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1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

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一种事前预防,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才能有效地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保证设备的完好率,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的功能作用。

医疗设备的保养工作分为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日常保养:主要由设备操作者进行,正确使用仪器设备、防尘清尘、防潮保护等。定期保养:由设备维修人员定期对仪器设备的精度、性能及安全性等进行检查、维护。包括:检查测试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参数的正确性及精确度、电源及接地情况、环境温度和湿度情况,更换易损件、仪器内部清洁等。

2保养工作要制度化,要有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设备保养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

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完好率的关键,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进行科学的维护保养才能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做好对设备的三级保养工作,建立健全保养制度,从而将设备故障率降到最低限度,保障医院仪器设备的高效运行。

3维修培训

设备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才能对设备进行正确的保养维护。每台设备购进完成安装验收后,相关的医、护、技、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及维修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规程,使相关人员能了解并掌握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操作规程和技能,维护保养方面的技术。

维修人员要经常深入到使用科室,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日常保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确保正常使用。医院要给维修人员必要的再教育培训,使他们的知识能得到补充和更新,以适应医疗设备的发展需要。

4做好医疗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工作是整个管理环节的核心,一台质量好、性能稳定、保养及时、运行情况良好的医疗设备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医疗设备使用记录。要求医疗设备操作人员每天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如实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疗设备科通报,以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故障的及时排除。

(2)做好医疗设备日常维修记录,建立维修档案,为医疗设备的维修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信息。当遇到医疗设备在日常使用中发生故障时,必须及时排除故障,并做好维修记录,如故障发生时间、故障现象、故障部位,经检修后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排除故障的办法以及更换了何种元器件,恢复正常运行的情况。

(3)重视医疗设备的大修。医疗设备如发生了较大的故障,应组织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技术人员对事故进行分析,查找故障的原因,分清责任。对这类较大的故障的医疗设备,可进行大修工作,对相关联的元器件进行检测,损坏了的,或已受损致使参数发生了变化的元器件必须彻底更换,以杜绝后患。对已使用一定年限的医疗设备,如还有继续使用的价值也可以实行全面的大修工作。经过大修的医疗设备要进行必要的计量检测,使之达到原来的技术标准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总之,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是医疗设备正常运行的保障。良好的保养,能较好地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以达到减轻维修压力,节约维修成本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设备使用率,保养及时、运行情况良好的医疗设备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陈东.医疗设备操作规程的规范化制定[J].医疗设备信息,2005,20(10):54-55.

[2]张旭.医疗设备维修业的期待与困惑.中国医药报医疗器械双周刊,2006年11月9日,第13期B5版.

[3]李海英.浅谈医院医疗设备科的管理[J].医疗装备,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