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探讨

罗鑫

□罗鑫

〔摘要〕初中思想道德课是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发挥真正的功能和价值,提升现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渐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如何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为今后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塑造和道德指引功能,更加承担着培养初中生良好思想品质的重要任务。新课标改革以来,初中思想道德课的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如何根据初中生的自身特点,从指导思想及原则方法上逐渐完善思想教育体系,已然成为现阶段完善思想品德课的关键所在。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打造良好的教学功底

1.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标改革之后,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要求越来越明显,但在此基础上,应该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加有效。首先,需要先明确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理念。该课程的目标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公民责任感,这种责任感除了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之外,还要对国家和社会、对自然环境负责。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品德课教材。对于教材的运用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在以教材为依据的基础上不能拘泥于教材,并用最鲜活的信息充实教材,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听课情况对教材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拓展,使学生能够接收到更加丰富的知识。最后,要坚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活动化,将内容的呈现与开展的活动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1.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涉及到伦理道德、心理健康等相关问题,这就需要相关教师在保证专业基础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课外知识储备,不断完善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呈现给学生一个多方位、立体化的知识结构。此外,在现阶段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添加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传统的教学课堂更加多样化,从而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1.3打造良好的教学功底。教师只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还需要能够将这些知识素材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功底。首先,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搜集材料、筛选材料及整合加工材料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与体验,从而实现道德升华。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和实施形式。良好的教学形式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动起来”的阶段,而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善于思考,并通过思考去感悟人生。此外,还可以通过事例引证的方式,逐步强化学生对思想品德的认识。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越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到豁然开朗,从而从这些正面的事例中汲取经验,并自觉地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

2充分发挥外部环境的作用

2.1优化家校联系。目前,教育不应该是简单的学校教育,而是应该将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使学校、社会与家庭三者相互配合、相互依赖。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而学校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延伸,需要在配合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不断促进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由于初中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青春期,若未在此阶段为对其进行科学的教育,很容易令学生步入歧途。因此,只有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整合,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素质和品行的形成。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家校联系卡、在学校网站设立“家长频道”专栏等形式促进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2充分利用人文资源。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并不是单纯地将一些道德理论灌输于学生,而是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内化与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能够肯定它、认同它。人文资源是指当前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一类有助于德育教育的各种可利用元素,这些元素可以是书本、音响和网络,也可以是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等。通过将这些人文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真实情感,还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此外,还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力量,从而有效树立民族自信心与民族使命感。

2.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然成为影响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新型文化形式,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空间中青少年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求知的欲望,网络也逐渐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有价值的网络资源,从而提升思想品德教育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讨论版、电子邮箱、论坛等形式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实时交流互动,可以更加有力地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成效。同时,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地阻断网上不良信息的侵害,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网络环境尤为重要。

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是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来说,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品行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并充分发挥外部环境的作用,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宇.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4(1):12

2吴俊青.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2)155~155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四师七十团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