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浅析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才玉春

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人民医院162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观察。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脑损伤患者,对其意识、脉搏、呼吸、颅内压等方面,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54例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与护理,死亡率与致残率都得到显著降低,同时患者的并发症也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脑损伤患者在受伤48小时内病情危急,在此期间要做好各种检测工作,密切注意其体征变化,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患的死亡率和并发症。

关键词:脑损伤;治疗效果;护理

脑损伤是重力所致的头部创伤,其变化快、病情危急,中轻度患者死亡率可达到4%,重度创伤患者死亡率高达60%,严重威胁着病患的生命安全。而临床及时治疗和护理是抢救病人的关键。笔者为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临床护理对脑损伤患者的影响,特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4例脑损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4例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7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29±4.5岁。致伤原因:9例高空坠落;16例车祸;8例高空坠物砸伤;11例打架致伤;10例其他原因脑颅损伤。主要临床表现:昏迷、意识不清、呕吐、头痛、四肢软瘫等。经CT检查,15例颅底骨折,16例脑干损伤、23例颅内血肿。

1.2方法

对于流血量较大或伴休克状态的患者要及时止血抢救;要限制患者的摄水量,及时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严重昏迷的患者,急行气管切开,以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并且做好抢救措施,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2结果

本组54例患者中,12例行气管切开,28例行开颅手术进行治疗,14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治疗前后患者病情有明显改变(P<0.05),有统计学意义。

3护理体会

3.1术前护理

在手术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如:配血、备皮、皮试、药物等,术前患者要严禁饮食。重度脑损伤患者入院时要立即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套管,严格遵医嘱给患者脱水、降低颅内压、止血及激素。对于呕吐、头痛的患者要及时静脉滴注250ml甘露醇(20%),速度8.5ml/min。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将患者头部偏于一侧,避免患者因呕吐而窒息。保证患者的休息质量,对于情绪不安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温柔、耐心地进行情绪安抚。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留置尿管。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尿液特征,辅助治疗。

3.2术后护理

患者手术后生命仍存在威胁。所以,手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每小时更换一次患者的脑部引流袋(防止真空进入,用止血钳夹紧引流管)。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在病床两边加上护栏,防止患者剧烈动作而坠床。为防止感染,患者的贴身衣物及床单都要保持洁净,按时翻身,避免褥疮发生,还要经常给患者擦洗身体。留置尿管的患者要每日以生理盐水冲洗膀胱,用低浓度的碘伏擦洗患者尿道口,保持会阴部清洁。

3.3呼吸道护理

脑损伤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窒息、缺氧等情况,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定期检查患者呼吸情况。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将头偏于一侧,避免因呕吐而窒息。护理人员若发现患者的呼吸道或者口腔内有异物,要及时将其吸出,以免其影响患者呼吸,气管切开患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并注意无菌操作。病房要保持干净清洁,温度、湿度都要适宜,定期消毒。

3.4饮食指导

中、轻度脑损伤的患者手术后,若病情理想,无危急情况出现,患者可适量进食一些流质,病情稳定后可调节饮食,食量可逐渐增加。对于重症脑损伤患者或者意识不清的患者手术后当天要禁食水,可液体补充,患者脑损伤3天内,每日的静脉滴注要控制在1500-2000ml,滴注的速度要适中,若过快,就会导致患者水肿。患者脑损伤后,其肠胃道消化功能会减弱,而在患者手术及恢复期间,会大量的消耗身体能量,所以,患者的营养和水电解质的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患者在脑损伤后3~5天可以插管鼻饲,可进食流质,但是要选择那些便于吸收消化的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饮食量可逐渐增大。

3.5体表护理

眼睑肿大的患者,将其床头抬高,防止因静脉滴注而加重肿胀。定时给患者滴眼药水,从而预防眼部感染;若患者眼睑不能闭合,可用湿纱布遮盖患者眼睛,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因眼睛干燥而引起溃疡。同样方法用湿纱布遮盖患者的嘴唇,每日用生理盐水为患者清理口腔,保持口腔清洁。对于脑脊液外流的患者,抬高床头,以免液体倒流,护理人员还可将无菌棉球置于外耳道来吸收液体。对于烦躁或者抽搐的患者,于上下齿之间置一硬物或者牙垫,从而可防止患者咬伤自己的舌头。

3.6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额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恢复,不良的情绪会导致患者大脑皮质功能降低,从而影响身体的各个系统,引起各脏器功能下降,降低患者的免疫能力。这样,患者就极易感染或者发生并发症。重症的脑损伤患者多不能言语,身体机能严重下降,与外界的接触也就减少,这会造成其心理孤单、无助。最终影响其病情发展和身体的恢复机能。应经常和患者沟通,即使患者无反应,也要耐心交流。在和患者沟通时不能有过激的语言或者行为,以免刺激患者的精神,引起不良后果。护理人员要以自身愉悦的情绪去感染患者,使其情绪稳定,心态放宽。这对患者的心理以及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永,谢永胜.电击伤致心跳呼吸停止成功脑复苏2例[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4):88.

[2]王彦刚,赵丽,章翔.婴幼儿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J].中华神经疾病研究杂志.2008,7(5)451~454

[3]樊曦涌,周丛乐.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4):33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