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室存在交叉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门诊输液室存在交叉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刘碧英

刘碧英(广东梅州市妇幼保健院急诊医学科广东梅州514021)

【摘要】医院门诊输液室病情复杂,人员繁多,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我们对可能造成门诊输液室交叉感染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使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率大大下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交叉感染对策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主要窗口,它为临时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治疗通道,前来治疗的患者病情复杂,人员繁多,不可避免地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本文对门诊输液室内的交叉感染的因素及护理人员在预防交叉感染中所采取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以引起广大同行的重视。

1交叉感染的原因

1.1设置布局不规范目前一般医院门诊输液室的结构多是大厅方式,无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区域和通道,且各种发热患者集中一室,增加了不同病种发热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机会;发热输液室无独立的护士站,发热患者从进入输液室到穿刺前的时间段未能与普通输液患者分开,存在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的交叉性。

1.2设施功能不全

1.2.1发热、非发热患者共用卫生设施,发热患者无独立的卫生间和排污系统。

1.2.2自然通风不良医院由于布局、气候等因素影响,自然通风不足,尤其是冬季门窗紧闭,室内空气流动性差,导致污浊空气不能及时排出;未配置动态空气消毒装置。每日一次的紫外线空气消毒只能保证消毒后一定时间内的空气质量,室内空气难以达到持续低细菌状态,各种病原微生物在门诊输液室狭小的空间里传播,这不仅直接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容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院内交叉感染。

1.3防控意识不强有发热输液室消毒隔离相关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部分医护人员把应对各级检查作为例行公事,敷衍了事。

1.4物体表面及护理人员手的污染患者及家属接触过的门窗把手、床位、坐椅等室内物品,可能成为各种病原菌的间接传染媒介;止血带,备皮刀等物品使用率高,没能做到一人一止血带,一人一备皮刀,使其成为重要的交叉感染源;门诊输液室护士治疗工作量大,频繁地接触各类病人,手也成为重要的传播病原菌的载体。

2护理对策

2.1加强管理门诊实行了三级管理,即护士长—质控护士—连班护士。连班护士每日定时更换消毒液,并督促护工保持环境卫生。质控护士每日检查,并定期做好监测工作。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护理部加强院感方面培训与考核,采取每日检查和随时抽查的方法,推进院内感染规章制度的落实。

2.2区域划分将输液室分为3大区域,即成人A、B区及小儿区域;用不同颜色警示标志在每一区域内放置相应的疾病健康手册,相对独立,统一管理。(1)成人A区:服务对象为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大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患者,区域设置于输液大厅空气流通处相对远离其他患者,以减少空气飞沫传播。(2)成人B区:服务对象为静脉应用活血化淤、扩张血管、营养心肌细胞、营养脑细胞,还有应用普通抗菌药物而不具有空气传播性疾病的患者,如泌尿系感染、伤口皮肤感染等。(3)小儿区域:将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和一般肠道疾病患儿分室管理,减少相互交叉感染。

2.3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作为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手段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为了满足不同病人的健康需求,帮助病人认清自己的疾病状况,有意识地改变其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获得科学的较全面的治疗,要针对患者的特点和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1],如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餐巾纸遮住口鼻等。在输液前应介绍各项规章制度,输液环境,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输液中向患者讲述输液药物的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讲述与其疾病相关知识、疗效,各项辅助检查的目的与注意事项,增强他们的防病能力,自我监测能力及自我保健意识,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对缩短治疗时间也有一定效果。

2.4创造一个舒适的输液环境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18℃~20℃,湿度应控制在50%~60%;小儿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控制在55%~65%[2]。室内保持通风换气,每晚用三氧消毒杀菌机消毒2h,每天用20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地面,实施湿式清扫,拖把专用,每周一次大清洁,无卫生死角,同时应深入学习现代护理新概念及相关知识,每月定期进行空气、物表、消毒液及工作人员细菌监测,随时与院内感染科联系,及时了解本室空气质量及院感有关信息,预先做好防范工作。

2.5物体表面及护士手的消毒强化控制医院感染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每日开展工作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室内物体表面,包括门把手、地面湿试清扫,采用一桌一布一消毒,尤其在疾病高发期内或有院内感染发生时,相关人员应尽可能抽出时间做好物表消毒;在专门的场所设立护士消毒站,让护士在接触患者前后按六步洗手法严格洗手或手消毒。止血带必须做到一人一带,一管一巾一用一灭菌,用后以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置清洁盘备用。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完善层流洁净设施及环境管理制度。稳定洁净室内环境,控制微生物含量。

2.6简化输液流程,加强无菌观念门诊输液患者,都有传染或被传染的危险,因此应简化输液流程,实行一条龙服务,尽量减少患者的走动,使病人尽早得到治疗,同时也可使交叉感染的风险降低;要加强无菌意识,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严格无菌操作;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无菌持物钳及盛放消毒液的容器每周消毒2次,倒出消毒液密封保存,一次用完,禁止添加;护士应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性质及配伍,对新特药配药前应了解其性质及注意事项,操作时必须洗手戴口罩,加药尽量用9号针头以免瓶塞随针头进入液体内避免反复穿刺,必须保持治疗室清洁卫生,做到抹布专用,用后以消毒液消毒。

总之,门诊输液室是临时病人了解医院,认知医院的重要场所,作为窗口科室,减少污染环节,预防院内感染,对于提升医院形象,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晓燕,郑修霞.门诊注射病人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2,17(2):125-126.

[2]吴凤珍.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预防管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