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模仿艺术活动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1

幼儿模仿艺术活动的实践研究

蒋芳

蒋芳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镜海幼儿园312000

摘要:我们的孩子的动手操作与艺术创造的能力在退化,经常听到老教师说:“现在的孩子绘画作品、纸工作品远不如从前了。”不是孩子在退化,是我们的教育倾向发生了变化,为了协调此种平衡,从幼儿的需要出发从园本课程的建构考虑我们在中班借助“模仿艺术”这一主题开展艺术创作活动,提高幼儿表现艺术美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模仿艺术活动实践研究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动手操作性较强的——模仿艺术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幼儿的切身感受和表现,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感受、体验、表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师从以下几点展开了实践研究。

一、环境创设凸显模仿氛围

通过创设具体艺术氛围的三维环境、区域环境,发挥“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暗示作用,为幼儿提供可以实现主动学习的生态环境。

1.创设本班模仿艺术教育的外部环境

我们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遵照幼儿身心发展及认知特点,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对适合幼儿生活与经验的艺术内容进行认真的挖掘、筛选,构建艺术教育环境,并巧妙地利用活动室内的三维空间,为幼儿提供了大量易于接受的艺术图片、作品,并分阶段、分层次地陈设。

具体做法如下:

(1)在活动室墙面布置一些作品以及艺术作品图片,供幼儿日常观察、欣赏、发问,通过欣赏、观察以及教师的讲解,幼儿不断地了解许多艺术文化。并在区域内提供了各种难易层次的材料(简单的:如表面光滑、线条简单的水果或者瓶子等)。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制定教学进度。

(2)巧用悬挂物布置环境,悬挂物的创设是调节活动室内氛围、配合教育的有效途径。并且可以长期积累、展示幼儿的艺术作品,使得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染模仿艺术的气息,观察、感受模仿艺术,幼儿的知识量不断增加,知识面不断的扩大,并从小就萌发对模仿艺术的兴趣和热爱,陶冶了幼儿性情,形成了善于观察、注意观察、科学观察的良好习惯(例如,有幼儿发现蔬果大棚上挂的制作成品葡萄、苹果特别像真的一样,而引起了他们的观察和讨论)。

2.开设幼儿模仿艺术活动区

根据幼儿认知、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审美教育活动的形象性、实践性、潜移性等特点,创造条件让幼儿在反复感知中去体验、去理解,在多操作和创造活动中去创作、表现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为此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艺术区,是幼儿喜爱的艺术天地(还有部分幼儿在家里也做起了这项操作活动),给了他们操作和展示的平台。为幼儿提供多种半成品材料,供幼儿做做玩玩,在玩中学、学中玩,幼儿在操作制作过程中,手、口、脑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又使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发展(怎么样糊报纸才糊得均匀又不会太薄?剖开来拿取实物的时候不会剖破?怎么样上颜色比较好看、又像真的?等等)。

二、建立和谐、互动式的师幼关系推动幼儿模仿艺术

建立师幼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实现教学相长。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自由、平等、尊重、愉快的情绪下表现、展示自我,提升幼儿学习模仿艺术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研究中让幼儿充分感受、体验与创造,不仅教师的教育技能面临新的挑战,而且教师的角色定位也面临新的思考,让幼儿学会学习,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再也不是将自己的知识经验灌输给幼儿了,而是创设平等、民主、分享的活动,培养幼儿自信、自尊、自爱、自强的品质。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合作、分享的关系。提高了审美能力,促进了情感教育,加强了艺术表现力,突出了艺术创造能力,提供充分锻炼自我的机会,活动中他们为同伴与自己的杰作由衷地自豪和激动,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家园合作配合模仿艺术的开展

艺术活动的探索研究,决不是幼儿园的事情,家长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孩子做个主动的探索者,除了幼儿园要创设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环境,也要使家长体会到:家庭是孩子创造的一个自由天地,要给孩子探索操作的机会。让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学会独立、自主,学会探索、创造、克服困难,感受成功、失败,体验快乐积极的情感,树立自信、自尊,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因此有必要建立和谐的家园联系:

1.家长会时就已经提前通知家长本学期我们班将要进行的专题活动,让家长有所了解,在参加活动时家长也不会觉得突然,并请家长积极提供帮助。如班级里艺术区域活动的创设,就得到了家长的帮助(收集各类形状的实物、搭建作品展示的蔬果大棚)。

2.在操作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们都积极地投入到了材料的收集过程中,收集来了南瓜、苹果、青椒、葫芦、茄子等等,以及各种形状的瓶子,丰富我们的活动区域,为我们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3.并且我们在孩子掌握了一定程度以后,邀请家长进来,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我们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尝试操作我们的模仿艺术,一起亲身体验感受这个过程,这也为家长继续了解支持我们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