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高校校园改造工程中的色彩趋向与选择性判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简谈高校校园改造工程中的色彩趋向与选择性判断

李庆周振兴崔建国

李庆周振兴崔建国

(北京林业大学总务与产业管理处,北京,100083)

摘要:目前高校校园建设中,随着人们对于精神层次及审美要求的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建设工程的实用,高校作为当今社会文化、科技的代名词,首当其冲的被高要求起来。校园环境的愉悦、舒适感的创建中,与色彩的关系尤其特殊。本文拟探讨校园环境和色彩选择和判断的关系,论述色彩在高校建设中的重要及其特殊意义。

关键词:高校校园工程色彩问题方法

对于从事高校校园建设、改造的工作人员来说,每年都会经历的大大小小的工程,这些工程即包含了学校这个主体对于校园环境特定层次美学、环境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的特殊诉求,但也受制于工期、造价、现场状况及施工工艺的影响,形成一个折中的建设效果。可以说,设计工程的结束也是一个需要总结、反思、提升的节点。

色彩的感官表现在设计过程当中是最平凡不过的要素,这个要素平凡的往往让人觉得提不到纸面上来谈,但是在高校的环境改造和设计当中,这个要素却被无限的放大、凸显出来,究其原因,校园局部更新和发展都需要符合现有校园的整体感观,这种感观在现有趋同性建造、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指导下,能否融洽的第一反应便是色彩判断。“好看”和“难看”因为众多的评论群体使得这个论题更加的值得研究。

一、校园色彩的重要性

注重校园建设中的色彩要素,是因为色彩成像对于每个高校都有着以下重要的意义:

1、选取色彩的指代性。

高校的简单存在是为社会不断提供源源不断的社会驱动力,这种人才的产出很自然的因理念、方法、学科重点等差异产生区别。这种直观的差异可以从高校色彩中很容易觉察,例如清华大学的紫金花色,北京大学的跳跃而又沉稳红色,都与其校训相吻合,并形成了一种视觉直接联系,这对于高校的发展和宣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校园色彩作为这种色彩的第一体现要素,决定了这种暗示性效果的作用发挥和自身的文化传扬。可以说,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了一种人才的性格,这种人才的性格往往通过大学这种半封闭的色彩环境来慢慢塑造。选择色彩,发展色彩也是发展自身的高校性格。

2、色彩选择的同类差异性。

即使是相同属性的色彩,也会在色彩的明度、纯度和亮度上被认为的创造差异,在彰显各个相同研究学科的不同,并树立自己的代表色,扩张其影响力和色彩的人文内涵。例如同为林业院校的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都自然的将绿色选作自身的代表色,但是在色彩的明度上就有明显的差异,林业大学的深绿色和南京林业的青绿色都依据自身的发展理念和培养目标做出了属于自己特色的选择:那种倡导绿色科学引领者的沉稳和扎实和寻求绿色真理的自由和激情。

3、色彩的发展引导性。

色彩也具有性格,不同的色彩会自然的产生各种表情,这一点我们在色彩的基础学习当中便已经知晓。各种表情的彰显会渗透入高校建设的各个角落当中,大到学生培养上的心态与气质,小到校园中的各个景观姿态。色彩的差异会给人不同的心情和思维态度,这种态度将直接的反馈到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当中,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顺畅、直白、简单的色彩引导将会使得高校发展顺理成章,抵触、排斥和不和谐的色彩关系将会造成潜在的争论和对比,造成感官上的不愉悦。

二、现实中的色彩选择性问题分析

在实际的校园环境建设中,起着重要成像作用的色彩当需要被选择时,往往还很容易造成选择的欠考虑和判断的片面性,最后造成统一和千篇一律,感官和顺理成章的极度矛盾:

1、色彩单一,代表色决定论。

高校中的代表色很容易也会很自然的被应用到高校的各个角落,因为在带着一种趋同和“不犯错”心里,很容易在校园的建设中,都与“校园色”产生直接或者完全复制的联系。这种联系会让整个区域内全部呈现一种所谓的自身指代色,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的同时,还让本来就该丰富、绚丽的风貌变的没有生机和自由之感。例如在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大厅改造工程,因为绿色学府的印象,学院选定了翠绿色作为主色调,但是和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苏式建筑和绿化景观很好校园产生了及其强烈的对比,造成了众多的排斥、青涩之感,也不能给学生以统一的心理暗示和性格界定。后来不得不调整。

2、色彩直觉性判定,受制于传统。

抛开涉及到校园自身代表色的直接影响,有些大众性的色彩决策也会容易产生问题,不仅没有配合高校建设的丰富度,反而破坏校园整体,造成各自为战的区域性矛盾。从长远上看,很不易于自身特点的形成。很简单的例子便是众多高校中的老建筑均是灰色瓦屋面,墨绿色挑檐结构,在经过自然侵蚀等作用变得破败的时候,在维修改造的时候再当今市场很难寻觅灰色特定规格的瓦片的时候,直接使用红色瓦砖,这既是对老建筑的不负责任,也是一种历史价值的破坏。

3、未考虑色彩的发展性变化。

从时间变换的角度上去看,高校建设中的色彩问题,存在着只考虑当前,不考虑以后的现象。色彩也有生命,也会随着环境和光的作用等原因会老化,会褪色,会产生各种化学反应等,在环境建设中,对于材料的生命力持久的选择,和不同环境下的色彩材料的选择存在着短期的需求选择,也未考虑色彩变化后对于环境的影响。

三、色彩选择的综合性考虑方法探索

高校色彩的综合和深入考虑,从目前来看并未被重视和研究,这一要素也未形成一个特定的理论去研究和实践,因此,基于现状,高校色彩的选择和判断,应该首先坚持一下几点:

1、坚持将代表色作为主体去考虑。

代表色作为各高校选择的指代色,其主体的地位必须应该得到体现,色彩分丰富和得体并不意味着色彩没有形成一个主次分明的环境。这个主题色即是整体环境的统一需要,要是坚持校园建设的主脉络。但是这种主题色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单一色彩的无限制重复和扩张,在色彩的点线面上和色彩自身效果的变化上,必须要去深化,只有这样,色彩的主体才不会被单一和想当然化。

2、考虑色彩基本规律中的对比与互补等。

色彩规律的对比和互补等基本的理论知识也是现实设计中应用的最多和最容易产生效果的准则。这些准则的应用能够在短期内解决色彩的使用问题。主题色的丰富,在基于这些色彩理论下使用的配色方案,将会使得色彩环境相得益彰,例如在我校东配楼大小报告厅改造工程中,在以举办学生活动为主的报告厅内,选择热情奔放的红色座椅为基础的时候,地毯的选择就应该选择与其相近的暗红色近似色,这样才不会产生激烈的对比效果,如果使用蓝色或橙色,那么这个整体的氛围就被破坏,如果使用学校的代表色,绿色或者紫金色等,就显得更加的矛盾和浅显。

3、充分调研色彩在局部建设中的地位。

色彩的重要作用决定了色彩考虑范围不应只是简单的局限在其本身,还要不断地挖掘与之产生关系的各个因素。这些因素考虑的越全面,那么色彩的应用便越科学。通过实践和实验去找到这些潜在的要素,对于校园环境的色彩建设将会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

4、创造新色彩。

高校的色彩选择,在目前的状况下都是基本遵循着市场环境下的常规色彩体系和附加代表色的创造和选择,因此追求新色彩的使用和创新,将是这一方面研究的可持续性思路。例如复旦大学在其“蓝色“校园中将群体建筑建设命题为的宏大的橙色色彩感官,这种有意识的色彩冲破和块体约束,同时又辅以建筑单体和内部设计都有各个学院的特色,整体、个体,各个体中的细节都依据主题色存在的同时产生极其稳定的冲突和对比,这种和谐中的发展变化,让人深入其中乐趣十足而又让人流连忘返。

四、结语

当今的大学,其作用在随着社会要求的变化不断的扩展自己的功能,在过往单纯的“象牙塔”已经转变了支撑社会众多服务功能的载体。高校的校园环境的合理和独特展现,不仅仅是为自身寻求良性发展,也是向社会展现一种舒畅的“心情”。因此校园建设是这其中的关键,色彩作为最直接的宣传考好,应该得到重视并以主人翁的心态去研究和探索。将高效环境和高校色彩不断的提升转变,想成高校的有一“符号”。

参考文献

【1】张军波.高校校园色彩系统分析与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7.

【2】柳秀者,陈小辉,赵立珍.大学色彩景观规划与设计探讨[J].福建建筑,2009,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