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动态血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动态血压分析

赵予王晓玲袁庆平覃敏

赵予王晓玲袁庆平覃敏

(贵州省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动态血压情况。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34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期选择3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但不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对动态血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24h收缩压为(125.3±11.1)mmHg,夜间收缩压为(126.3±9.3)mmHg,24h脉压为(53.3±6.8)mmHg、日间脉压为(52.3±7.5)mmHg、夜间脉压为(50.3±8.1)mmHg;对照组患者24h收缩压为(115.3±11.2)mmHg,夜间收缩压为(112.3±14.8)mmHg,24h脉压为(43.4±7.3)mmHg、日间脉压为(43.3±6.9)mmHg、夜间脉压为(40.3±9.1)mmHg;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而言,夜间收缩压升高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同时伴有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发生血压调节机制紊乱的几率更大。

【关键词】老年患者、原发性高血压、腔隙性脑梗塞、动态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135-01

动态血压监测是24h不间断对患者进行的血压测量,可以及时有效的将患者血压的动态变化情况反馈给医生。目前动态血压监测早已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将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动态血压情况,为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动态血压的特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34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期选择3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但不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75.6±3.5)岁;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68-86岁,平均年龄(78.5±4.1)岁。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中相关内容,同时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排出研究中,并均经过我院ABPM以及MRI检查确诊。一般资料、性别和年龄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仪器为CG-2300型无创性携带动态血压监测仪,早上8:00-下午20:00进行监测,时间为1次/30min,夜间为晚上20:00-次日上午8:00,监测时间为1次/60min;保证每次有至少24h的完整记录,24h数据在80%以上视为合格,在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告知其按照原来生活规律,测量肢体应当保持不动以确保数据准确。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24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h脉压、日间脉压以及夜间脉压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x-±s)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观察组患者24h收缩压为(125.3±11.1)mmHg,夜间收缩压为(126.3±9.3)mmHg,24h脉压为(53.3±6.8)mmHg、日间脉压为(52.3±7.5)mmHg、夜间脉压为(50.3±8.1)mmHg;对照组患者24h收缩压为(115.3±11.2)mmHg,夜间收缩压为(112.3±14.8)mmHg,24h脉压为(43.4±7.3)mmHg、日间脉压为(43.3±6.9)mmHg、夜间脉压为(40.3±9.1)mmHg;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各项指标比较

3.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直径通常为0.3cm-1.6cm之间,内囊、脑桥以及基底节是好发部位。属于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发作率,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将造成严重影响。由于原发性高血压使得脑内小动脉血管壁脂质透明变性,微小动脉出现硬化,从而使官腔闭塞,使其腔隙性脑梗死。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的报道各有不同,Mast在研究中认为合并腔隙性脑梗塞舒张压会远远高于未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Yamamoto采用MRI观察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夜间收缩压会远远高过未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

通过此次研究后我们发现,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无论是在24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h脉压、日间脉压以及夜间脉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均高于未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针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而言,夜间收缩压升高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同时伴有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发生血压调节机制紊乱的几率更大。因此我们认为,对原发性老年高血压进行全面有效控制,缩小脉压,同时恢复血压正常对防治腔隙性脑梗塞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双陆,颜昌福,李春惠,赵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2):134-135.

[2]邰胜,刘志华.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血压特征[J].临床荟萃,2014,5(2):91-93.

[3]陈雨,苏卫红.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03(19):142-143.

[4]李艳.hs-CRP、UAER与腔隙性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05(2):159-161

[5]邓泽熙.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中医证型特点分析[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05(2):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