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音乐课堂,创造和谐生命乐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1

构建生态音乐课堂,创造和谐生命乐园

陆静蕾

——浅谈音乐生态教育的几点看法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226100

近年来,自然生态平衡、生态和谐已成为全球化共识的当代人类主题。这种自然的生态概念移植、借用到教育领域,就形成了“教育生态”的这一理念。本文所阐述的教育观点是作者在借鉴了“教育生态”这一理念之后,将其融合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通过环境创设、师生互动、审美原则、自然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使学生感知生命的美丽,从而形成自然和谐、宽松愉悦的人文氛围,建树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与审美观。

建立“生态”课堂,为学生提供“绿色”服务,树立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也逐渐成为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营造生态育人氛围,构建和谐音乐课堂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课堂生态问题,课堂生态指的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属于微观生态的范畴,存在于课堂中的生态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多元互动的关系。

充分利用音乐教室墙面的育人功能,我们对音乐室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音乐名人廊”——中外著名音乐家;目的:了解生平,走近名人。

“音乐说话墙”——与教师、同学对话;目的:交流分享,说说困惑。

“音乐新星榜”——表彰每周音乐明星;目的:表彰激励,榜样示范。

“音乐知识栏”——各年级音乐知识的说明;目的:自学巩固,情景提示。

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教室充盈着文化的魅力,为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音乐教室真正成为学生畅游音乐世界的殿堂。

如果墙面文化是道会说话的静态育人墙,那么声像文化的视听效果则冲击了学生的大脑神经,直接给学生送上了可口热门的“佳肴”。它补充了墙面文化带来的不足,更具实效性和多元性。每次的“视听资源”都深深吸引住上课孩子的眼球,他们边听、边看、边思,一下子就进入音乐菜单,成为音乐课的临时“俘虏”。声像文化的创建很大程度上补足了、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实践音乐审美原则,感知生命美丽语言

海顿曾说过:“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创建“生态”音乐课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孩子真正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并通过审美原则的实施,加强学生对生命的热爱,珍惜现在拥有的美好。

生命的美在于其本身所存在的价值,为焕发起学生对自己生命的热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魅力。在课堂中,我十分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各种方式的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每堂课的初始,我会通过一个“音乐直通车”的环节,按照学号顺序,请学生上台唱歌(流行歌曲也行)、特长展示、讲音乐家的故事、介绍乐器……这样的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站在很多人面前表演的感觉,给了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有时我会无意中把这个环节给漏掉了,可是一定会有学生提醒我,甚至还有人没轮到却抢着上台表演呢!由此,我保留了这个常规环节,让它成为我课堂中的保留节目!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会彼此关心和欣赏,从而感受生命在音乐旋律中的和谐,表达热爱生命的情感体验。

三、在音乐中感受自然美,打造活力生命乐园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学科应整合其他课程教学,从而促进各要素间的联系,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综合发展,加强审美体验。结合这一要素,我梳理了音乐教学内容,发现很多题材都来源于自然,而自然表现出音乐的美正应验了歌德所说的一句话:“美其实是一种本原现象,它本身固然从来不出现,但它反映在创造精神的无数不同的表现中,那是可以目睹的,它和自然一样丰富多彩。”因此,“自然”和“音乐”其实是相容贯通的,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我将两者有机整合,从而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悟出美的精华,了解自然的奥秘,感恩自然的给予,从而在深情的表演中,创造出朝气蓬勃的生命乐园。

大自然的美景,令人陶醉,大自然的奥秘,令人向往。孩子们热爱自然,他们喜欢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每一自然景象都使他们感到好奇,他们常常会为一个新发现而激动不已,正是抓住他们这个特点,我在课堂中常常使用“问——听——答——看”四部分来让学生了解自然。

案例:在《小雨沙沙》新课引导中,我首先提出两个问题:

什么季节雨下得多?“谁”最喜欢小雨,为什么?

带着问题,我让学生欣赏这首歌曲。1.听辩伴奏音乐,感受旋律的情绪;2.听辩歌词,感受歌词内容、情节,寻找问题的答案。几遍欣赏后,他们不仅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沙沙声描绘清明季节(春天)小雨纷纷,优美的旋律表示种子最喜欢小雨,它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此时学生已能轻轻哼出旋律音调,我在肯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播放了一段录像,使他们在回味答案的同时,再一次带着疑惑来欣赏这段录像。当他们边听、边哼、边看的同时,他们已在不知不觉中增添了一份新的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音乐语言把小雨和种子的形象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