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跨文化交际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探究

孙静娜

孙静娜

哈尔滨石油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摘要将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解决英语学习者语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地使文化对外传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缺少了中国文化的渗透,会影响到学习者在语言实践中对文化的诠释和表达,所以加入文化内容,不能仅拘泥一种形式,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失语现象的真正根源,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还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延续与传播。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失语现象正迁移作用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语言属于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担当着反映和揭示一个民族文化的使命,文化又促进语言的发展,文化的传播又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由此见,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学英语则是一门既传授语言知识,又传播文化知识的课程。2007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能力,使学生具有“双文化能力”和“双语言能力”,所以,大学英语的教学既是语言的教学,又是文化的教学。但受种种条件的制约,一直以来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并没有深入到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一直是语言教学,而文化教学,尤其是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跨文化交际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跨文化交际观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侧重在英语语言知识,对文化的内容的传授则很少,从教材的编写上不难看出,大学英语课本上语言知识占了大壁江山,而文化内容则是零零星星,教授也是机械化的单词和语法。久而久之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会说、会写、会听,而不能和外国人愉快得体的交流的学生大有人在。

虽然理论上文化和语言之间是相辅相成,但实际教学中则出现严重失衡,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授课为主,授课的方式方法古板单一,很少涉及文化事宜;

2.缺少实际应用,教学目的只为了分数高,缺少文化所带来的底蕴;

3.多以标准答案和惯用语法来代替文化理念,缺少灵活性,学生难以全面深刻的理解语言的意义。

(二)跨文化交际教育经验的不足

学习英语归根结底就是对外国文化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如果教师具备一定跨文化交际成功经验,并且可以将自身体会到的文化内涵用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就能促进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理能力的提升。但实际上,我国跨文化交际教育理论起步比较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只单纯的掌握语法与语句是无法提供交流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应掌握语言背后的文化历史与文化背景。如此,大学老师在教授英语时,除了基本的语言语法之外更应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多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国家需要的具有跨文化素质具有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语现象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教学内容主要以西方文化为主线,例如,大学生对西方节日十分追捧,但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的由来和背景所知零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更是严重缺失,“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由此产生,这种现象既导致中国文化与西方英语国家文化无法对等交流,也影响到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和深入性,甚至无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面前展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通过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其相同之处,通过对其进行针对性地文化比较和语言比较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继而发挥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等同于简单的移植目的语文化,语言学习应当是1+1>2的模式,即:外语水平与母语水平同时提高,相互促进。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中华五千年文化渊源流长,传统哲学思想和五千年传承的民族风俗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但当我们在对外交流中无法用英语向外国朋友介绍这些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瑰宝时,很多人选择了沉默,这也对学生的交际意愿产生负面影响。外国友人对我们中国的文化和习俗了解越多,越愿意和我们进行交流。因此,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和内涵,能促进其跨文化交际的意愿,继而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继承、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淀的是广博的底蕴和千年的民族精神。这些灿烂的文化不仅哺育了无数的炎黄子孙,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气节,而语言就是帮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直接的载体。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地利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同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也能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可以学会客观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拥有正确的文化观,可以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优良传统,也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取长补短,不断成长。

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势在必行的环节,它会带来双赢的局面,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会有很大提高,会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交流,跨文化交流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对于新世纪的大学生来说,学英语不再是用来应付考试,而是真正的实现英语交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顾嘉祖.从文化结构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与难点[A].语言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韩敏.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导入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3]余丽峰.跨文化知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J].益阳师专学报,2002(2).

[4]高一虹.“1+1>2”外语学习模式[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59-64.

[5]宋莉.大学英语教材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探究: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32):75-78

[6]胡晓榕.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内江科技,2017(1):70-71.

[7]宋伊雯,肖龙福.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J].中国外语2009,(6):88-92.

[8]崔世文.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要素分析[J].社科纵横,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