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凌天学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下面就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强化课前备课为提高教学效率作精心准备

(一)备课标

新课标中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教师在备课之前应认真研读,知道不同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定位要难易适中,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清楚本节或本章在整册教材或整个学段的地位,紧扣基础,突破重难点。

(二)备教材

教师在教学之前,应熟读一到六年级所有的小学数学教材,明确所学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教材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充分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构建和谐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

(三)备学生

教师应了解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前的知识预备状态,主要是看知识、技能、情感方面有何经验基础,应了解学生的个性,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水平,这样才能灵活的设计教法,实施分层作业,培优补差,对个别学生进行有效辅导。

(四)备学法

课堂上,每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有具体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学习什么,怎么学习,最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让学生掌握并积累一定的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也是构建和谐高效数学课堂的有利因素。

(五)备问题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课堂上教师问题的设计是构建高效教学的关键,教师备课时必须把备课堂提问当作一个重点,避免提问随意与无效。问题设计要有科学性、目的性和层次性。需要集体回答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首先,教师要对所教的科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爱好,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爱每一个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最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共同探究知识,共同解决问题,使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这样的课堂必然高效。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一)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和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因此构建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一步。教学目标要全面、具体、适当、明确。

全面:既有知识、智能应达到的水平,也有思想品德、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应做的挖掘和渗透等。具体:对识记、理解、运用等行为要求要有具体的内容和明确的评定标准和依据,具备可测性。适当:即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标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别,设层次性目标,有因材施教措施。明确:即教学目标表述要准确,简明。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无法剥离的,教师在课堂上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课堂,在作业的设计上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之产生亲近感,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方法科学化

不同的内容、课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优化的教学方法应实现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相结合;教师点拨诱导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相结合;培养收敛思维与培养发散思维相结合,教知识与教方法相结合。坚持启发式,实行分组教学;承认差异性,实行因材施教;加强学法指导,把学生导向学会学习的境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所以选择使用教学媒体时,应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媒体的特点,师生双边活动的需要,选择最佳媒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堂结构高效化

课堂结构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快节奏和高要求,一个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课堂结构,应该是一个“环环紧扣、层层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要创设一种和谐、愉快、民主的课堂气氛,以真挚丰富的感情吸引、启发和激励学生,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情激学,使学生的智力和情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情境。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在备课上下功夫,改变教学方法与策略,优化课堂结构,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善,提高课堂效率,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迅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实际教学告诉我们,只有构建高效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懂得学习的乐趣,学生才会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