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梁小环

梅县松口镇中心小学广东梅州514755

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通过多年语文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尽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讲解了课文。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课文内容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独立思考的习惯,阅读就会像赶鸭子上架一样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读懂课文内容的妙处,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不同的记号和写上自己的看法,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视朗读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小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无论哪种表达能力,都要求学生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内容具体、表达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文字材料,提高写作文的能力,因此,重视朗读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四、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一)指导预习,教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很大一部分小学生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阅读引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1.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4.读后感知课文内容的妙处。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让学生熟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纹丝不动等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一步步落实,对学生的预习阅读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使预习阅读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的效果,也为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阅读,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阅读自学能力,使阅读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二)上好精读课,教学法

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教学中,我课前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的影视片,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人物的形象品词品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高大形象,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阅读学习的主角。语文的学习是长期的,贯穿一生的,学之有道,则能事半功倍,合理地阅读,正确地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也就是说,阅读让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带着学生在书海里畅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