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在场面描写中做到“点面结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1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在场面描写中做到“点面结合”

唐秀珍

唐秀珍新疆沙湾县四道河子镇中心学校832104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场面描写不仅能使文章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而且能够使读者身临其境。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点面结合”是场面描写的一种有效方法。所谓“面”,就是对某个特定场合的整体概括;所谓“点”,就是写出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

那么,在指导学生作文尤其是场面描写时,如何使他们做到“点面结合”呢?

下面,我就结合一篇学生的范文《拔河比赛》为例进行讲解(文略)。

一、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写出特定场合中人物的表现及活动

场面描写中,不仅要注意“点”,还要注意“点面结合”。上例的《拔河比赛》中:“‘加油!加油!’操场上响起了一片助威声,这是我们四年级的同学正在进行紧张的拔河比赛,参加比赛的是四(1)班和四(2)班。”这是对当时拔河场面的概括描写,即“面”的描写。“比赛一开始,四(1)班同学先发制人,只见他们一个个像小老虎似的,鼓足了劲儿,双手紧紧握住大绳,身体向后倾斜,双腿用力地蹬着地面。”“这时,四(2)班的比赛队员不知从哪儿来的一股劲儿,只见他们咬着牙,绷着脸,拼尽全力地拽着大绳,眼看绳子一点点地朝中点移动。”这些是对当时拔河双方队员表现的具体描写,即“点”的描写。其中,前者是对拔河时整体情况的描写,重在营造紧张的氛围,主要从听觉角度来写;后者是对拔河时双方队员的描写,重在表现人物当时全力以赴的状态,主要从视觉的角度来写。

二、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出特定场合中人物在不同阶段的表现

抓住了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表现,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合理地安排写作顺序。上例中,“‘加油!加油!’操场上响起了一片助威声,这是我们四年级的同学正在进行紧张的拔河比赛,参加比赛的双方是四(1)班和四(2)班。”“就在此时,场上又响起了阵阵呐喊声。”这两处都是对这次拔河比赛“面”的描写,前者描写的是比赛一开始的情景,后者描写的是比赛进入到关键时刻同学们的表现。虽然二者的描写内容相似,但在推动事情发展的作用上却是不同的。文中对拔河比赛几处“点”的描写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这样,整篇文章才会浑然一体。

三、注意让学生学会资源整合,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为使学生掌握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法,除了以学生的习作《拔河比赛》为例以外,我又以学生学过的《开国大典》第四自然段为例,让学生分析这一段中“点”和“面”描写的内容及效果。学生很快就发现:“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这句属于“面”的描写,表现当时来观看开国大典的群众之多。“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这些“点”的描写,具体写出了当时来观看开国大典的不同人群的急切心情。这样,既有概括介绍又有具体描写,使文章内容更真实具体、吸引读者。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教会学生积累,相信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逐渐提高。

总之,“点面结合”是场面描写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语文教师可通过典型的范文举例,引导学生联系熟悉的课文来分析,引导学生对抽象的“点”和“面”有具体的认识,使他们知道在场面描写中做到“点面结合”,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不会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