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效果研究

齐婧

湖南省中医附一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用于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改善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康复疗法,观察组选择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前,两组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可以显著地改善肌张力、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肌张力增高;中医综合康复疗法

脑卒中后患者多会发生肌张力增高现象,以致于运动阻力逐渐增加,使得运动功能的协调性下降,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为此类患者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法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用于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改善效果,我院对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其中选择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的40例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对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为46~73岁,平均年龄为(55.9±4.1)岁;其中,22例为脑梗死,18例为脑出血。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为47~74岁,平均年龄为(56.9±4.2)岁;其中,24例为脑梗死,16例为脑出血。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康复疗法,其具体内容为:①作业疗法: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锻炼,如整容、穿衣、如厕等;每次锻炼时间以20-30min为宜。②运动疗法:为患者提供关节锻炼(锻炼部位包括:指间、手腕、肘、膝、髋、肩部以及踝关节等),每个部位锻炼5-10次。③物理疗法:选用痉挛肌治疗仪对患者长内收肌、肱二头肌、股四头肌、尺侧腕屈肌以及腓肠肌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20min/次,1次/d。

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中医针刺治疗,其具体内容为:①上肢针刺穴位:曲池、外关、肩髃、合谷。②下肢针刺穴位:丘墟、梁丘、绝骨、足三里、解溪、内庭、风市。③操作方法:使患者保持适当体位,首先对针刺部位进行消毒,然后选用直径为0.35mm、长为40mm的针灸针直刺0.5-1寸,按照平补平泻法采取提插捻转,于有效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6次/周。

为两组患者均采取为期3周的持续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总有效率;②运动功能评分;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1.4判定标准

①疗效判定标准:选择改良Ashworth对肌张力疗效予以评估。无效:肌张力无变化;有效:肌张力改善1级;显效:肌张力改善2级。治疗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运动功能评分判定标准:选择Fugl-M=meyer(FMA)评分法对运动功能予以评估。100分代表功能正常;96-99分代表轻度运动障碍;85-95分代表中度运动障碍;50-84分代表明显运动障碍;<50分代表严重运动障碍。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判定标准:选择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100分代表独立;91-99分代表轻度依赖;62-99分代表中度依赖;21-61分代表严重依赖;0-20分代表完全依赖。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比较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X2检验和率(%)表示计数资料,若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表[n(%)]

3.讨论

脑卒中后患者多会发生肌张力增高现象,由于此类患者的正常运动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加重了其身心负担[1]。因此,必须为此类患者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法以及时有效地改善肌张力。

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果与功能上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条件适宜时可使部分神经元再生。对于此类患者而言,以往常常选择康复疗法。这种疗法通过作业、运动、物理等疗法来对痉挛加以抑制,有利于缓解痉挛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刘文举[2]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可以显著地改善肌张力、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中:于上肢取曲池能够凉血祛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取肩髃可以祛风通络、通经利节、理气化痰,取外观可以通经活络、疏风解表,取合谷可以镇静止痛、解表泄热;于下肢取丘墟能够生发风气,取梁丘可以利节通经、和胃止痛;取绝骨可以泄胆火、舒筋脉;取足三里可以通经活络、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取解溪可以改善下肢痿痹、脚腕无力,取内庭可以清理胃热,化除积滞,取风市可以舒经活络止痛;对以上穴位进行针刺并采取提插捻转而使患者感受到强烈刺激感后,能够有效地解除上下肢相关关节的痉挛现象并改善肌张力,从而全面地促进病情的康复[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前,两组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而言,选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不仅可以显著地改善肌张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升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属于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有必要将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推广应用于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治疗当中。

参考文献:

[1]叶宝叶,林宇,康佳珺.十二井穴针刺配合康复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3):71-72.

[2]刘文举.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6):24-26.

[3]朱丽莎.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效果探讨[J].保健文汇,2017,23(1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