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左瑞吉

(昭平县人民医院外二科广西贺州548600)

【摘要】目的:探究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FNA固定治疗。结果:随访7-49周(平均56周),骨折均愈合,未见死亡病例,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有效,骨折固定更为稳定,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采用与推广的内固定方法。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363-02

老年人因器官及组织功能衰退,多伴有意识及行动障碍,极容易发生骨折,降低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健康安全。近年来,AO/ASIF推出的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具有稳固性强、操作简单、抗旋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纳入指标,男32例,女18例,年龄51~93岁,平均年龄(59.5±2.5)岁,左肢损伤28例,右肢损伤22例。损伤原因:车祸损伤10例,滑倒18例,摔倒22例。Evans分型:ⅢA型15例,ⅢB型13例,IV型12例,V型10例。合并症:合并高血压例14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心脏病10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例5例,同时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9例。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术前牵引患者骨结节或者皮肤,对患肢进行制动,以将疼痛减轻,可使复位更加容易。依次开展各项检查,评估病情确定手术时间,通常在入院后的3~7d内手术。

1.2.2手术方法取患者仰卧位,屈膝外展、健肢屈髋、患肢内收,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在股骨大转子尖向近端做5cm切口,对皮下及肌肉组织进行分离。使用三棱锥从大转子顶点偏向内侧前1/3与后2/3向股骨干髓腔方向做开口,触及大转子,透视三棱锥位置与方位良好后,在髓腔将导针置入。近端髓腔扩髓长度为15mm,不进行远端扩髓[1]。将PFNA主钉插入到股骨髓腔内,调整倾角。使用导向器近端锁孔并钻入导针至股骨颈内,于股骨颈中下1/3处进行正位透视导针,股骨颈正中侧位透视,沿着导针使用空心钻将股骨近侧皮质钻开,对导针钻入深度进行测量,选择适宜长度的带螺旋刀片的近端锁钉[2]。先将近端钉尾端螺帽旋松,确认螺旋刀片是否可以自由旋转活动,再沿着导针将带螺旋刀片的近端锁钉置入到股骨颈内侧,将近端锁钉尾端螺帽锁定螺旋刀片拧紧,使用导向器将1~2枚远端锁钉旋入,将主钉近端尾帽拧入。最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切口冲洗,将切口缝合,置入负压引流管。

2.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25~90min,平均(51.5±2.5)min;术中出血量为56~220ml,平均138ml。对50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7~49周,平均56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7~20周,平均(13.5±2.5)周。术后未见并发症,Harris评分85~98分,平均(91.5±2.4)分。

3.讨论

PFNA是由苏州欣荣、理贝尔提供的内固定系统,将股骨近端骨折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治疗的目标群体,对于不稳定性股骨近端骨折治疗有着显著优势,使用近端锁钉螺旋刀片可以更为顺利的实现股骨近端骨折的抗旋转与稳定支撑。

PFNA与PFN有着诸多相同之处,在设计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主要体现在:髓内钉近端直径为15mm,顶端及以下10cm处有6°的外翻弧度,其解剖形态与股骨近端基本一致,不需要对股骨远端扩髓就可以直接插入。远端锁定与主钉距离长,由此,将远端设计成屈曲减压的凹槽状,可以使集中应力减少,进而将股骨骨折发生率降低[3]。静态或者动态交锁也是远端锁定的一个显著特点。

与PFN比较,PFNA有着以下几方面优势:①仅需要一枚PFNA近端锁钉,PFN则需在钻入近端拉力螺钉以外,还需要钻入防旋螺钉,由此,减少了PFNA透视时间与次数,进而使手术操作更加简单、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4]。②将PFNA螺旋刀片置入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颈内,可以对骨质更好的填压,进而使锚合力增强,比起螺钉系统,可移除更少的骨质,更好的对旋转与轴向作用力进行抵抗,但PFN则需要将螺钉拧入,拧入后容易使螺纹遭到破坏,有着较差的螺钉与骨折锚合力。③股骨颈小的患者,需要2枚PFN锁钉,且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即使将螺钉紧贴于股骨距下方依然锁钉股骨颈外,但是PFNA则只需要一枚近端锁钉就就可以固定。④骨折复位不佳,常出现内翻或者骨折间隙的情况,PFNA滑动能力会强于PFN,因为动力作用下可使骨折断端受压,进而将植入失败的可能性减少。进而说明了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优于PFN,是更好的内固定术。

综上所述,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有显著疗效,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是值得推广与应用的内固定术。

【参考文献】

[1]侯振海.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生存分析及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4.

[2]李健,黄海,杨波,潘永谦,张平,莫世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8:1513-1516.

[3]闫景昊.PFNA内固定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4]杜洁.PFNA与InterTAN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回顾性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