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微生物检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浅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微生物检验

王旭1马可佳1江云飞1李冬梅2

(1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2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及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检验的35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9例,泌尿道感染10例,消化道感染4例,血液系统感染2例,对其采集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成功分离真菌菌株72株,其中白色酵母菌36株,热带假丝酵母菌21株,白色假丝酵母菌10株,克柔念珠菌5株。结论:深部真菌感染侵犯的主要是内脏和皮下组织,会引发患者全身性感染的真菌,多数的深部真菌可引起慢性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及坏死等病变。

【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微生物检验

【中图分类号】R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0-0220-02

深部真菌感染主要是指能够入侵深部组织及内脏的真菌,主要有隐球菌、假丝酵母菌、毛霉菌、曲霉菌等,白色酵母菌与热带假丝酵母菌感染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组织胞浆菌属于二柑性真菌,假丝酵母菌、毛霉菌、曲霉菌等属于条件致病性真菌,只有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才可能引起机体致病[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检验的35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你年龄19至89岁。其中其下呼吸道感染19例,泌尿道感染10例,消化道感染4例,血液系统感染2例。

1.2白色酵母菌检验方法

1.2.1生物学特性白色酵母菌即白色念珠菌。通常情况下,白色酵母菌存在于人体的阴道黏膜、肠道、上呼吸道和口腔中,当人体的正常菌群发生失调或抵抗力下降时,就可能引起各种的念珠菌病[2]。白色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白色假丝酵母菌呈圆形,半径1.5~3μm,革兰氏染色后,着色相对不均匀,以出芽方式进行繁殖,在组织内可以看见假菌丝及芽生孢子。

1.2.2微生物检验直接镜检:取痰、脓汁及局部炎性分泌物来直接制作涂片,在革兰染色后进行镜检。在显微镜下可见革兰阳性、圆形菌体,可确认感染假丝酵母菌;抗原检测:取血清做免疫印迹检测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抗原[3];核酸检测:将假丝酵母菌的DNA分子扩增后用分子探针进行检测。

1.2.3分离培养与鉴定普通培养:将假丝酵母菌标本接种在沙氏培养基上,在培养1~4天后,奶油色类酵母型菌落出现在培养基表面,镜检时可以看见芽生孢子及假菌丝;芽管形成试验:将假丝酵母菌标本接种在0.5ml血清中,孵育1.5~4小时,镜检观察芽管是否形成,白色假丝酵母菌经过培养可见芽管,但却不是所有的假丝酵母菌都可以形成芽管,部分假丝酵母菌不会形成芽管[4]。

1.3热带假丝酵母茵检验方法

1.3.1生物学特性热带假丝酵母菌即热带念珠菌,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在人类的体表及外界类似的腔道中也可以存在,其可导致内脏、皮肤及黏膜出现假丝酵母菌病,热带假丝酵母菌产生的毒素也会引起组织损伤与过敏反应[5]。热带假丝酵母菌外形呈卵圆形或圆形,半径1.5~3μm。在显微镜下可见革兰阳性,着色相对不均匀。热带假丝酵母菌出芽繁殖,在组织内可以看见假菌丝及芽生孢子。

1.3.2微生物检验对于热带假丝酵母茵,将标本制作成涂片后进行革兰染色,而后对其直接进行镜检,对革兰阳性的假丝酵母菌进行观察。

1.3.3分离培养与鉴定将真菌标本接种在沙氏培养基上,在培养2天后,培养基上形成干燥色暗的菌落,对菌落做TZC反应,即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内添加氯化三苯四氮唑(TZC,浓度为0.05g/L),沙氏培养基在热带假丝酵母菌生长后变为紫色或深红色,但白色假丝酵母菌在培养基上生长后不会有此现象,其他种类的假丝酵母菌生长后会使培养基变为红色[6]。热带假丝酵母茵的芽管形成相对较迟,需要在血清中培养6小时以上才会产生,其动物试验呈阴性,不会形成厚膜孢子。

2.结果

35例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19例,占54.29%,泌尿道感染10例,占28.57%,消化道感染4例,占11.43%,血液系统感染2例,占5.71%。对患者取痰、脓汁及局部炎性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成功分离真菌菌株72株,其中白色酵母菌36株,热带假丝酵母茵21株,白色假丝酵母菌10株,克柔念珠菌5株。

3.讨论

在通常情况下,多数的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的生产及工业制造当中。人体存在的真菌大多数与人是共生状态,属于人体所需的正常菌群,但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却是患者健康的严重危害,可引起深部真菌病[7]。在临床中,白色酵母菌与热带假丝酵母菌是最常见的深部真菌,本文主要对这两种深部真菌的检验及鉴定方法进行阐述。白色酵母菌与热带假丝酵母菌具有较强的黏附能力,其菌丝的形成速度较快,宿主对其吞噬相对较难,特别是白色酵母菌的此种能力与其他的深部真菌相比更为强大。另外,白色酵母菌能够分泌溶血磷脂酶及磷脂酶A,这两种物质使真菌可以轻易地入侵机体细胞,在其内部进行繁殖,危害人体健康[8]。又因深部真菌的早期感染并不具有特异性,标本的取样及培养较难,实验设备要求较高。因此,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难度且误诊率相对较高。但是对患者而言,深度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对病情的控制及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丽丽,付杰,初桂艳,李博,李简微.简析真菌检验的标本要求及操作步骤[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5):133-133.

[2]杨鸿霜,孙海燕.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6):848-849.

[3]夏少梅,郭海波,林桢.重症监护室深部真菌院内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变化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504-506.

[4]任晓慧,周有骏,陈新,刘嘉,吴兵,任雪琴.深部真菌感染及其治疗药物研究现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2,31(1):22-27.

[5]代华,陈木英,陈立宇,王晓辉.深部真菌感染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1,26(1):142-145.

[6]谢良伊,谭黎明,周海青.180株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3):4192-4195.

[7]张霞,刘雨银,靳玉洁,章正华,姜铧,万楚成,夏云金.恶性血液病合并粒细胞缺乏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151-153.

[8]蔡文莹,鲁长明,孙九峰,席丽艳.130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3,13(12):1480-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