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精细化建设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1

课堂精细化建设策略研究

孙慧艳

孙慧艳(海阳市行村镇第一中学山东海阳265100)

【摘要】课堂精细化建设的策略大致包括“优化集体备课、打造精品课堂、深化作业改革”几个方面。

【关键词】课堂精细化;策略研究

针对教学中教师仍以讲为主、包办过多、新的课程理念难以得到落实的问题,我们开展了“课堂精细化建设策略”的研究活动。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先前的课堂建设中教师只是改变了课堂的外在表现形式,没有很好地体现高效课堂的内涵。高效课堂中所谓的“效”,①效率——课堂上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或学的内容,②效果——随堂能观察到或能检测出的结果,同时也还指效益——学生的终结成绩和终身的发展。经过研究,我们探索出了课堂精细化建设的一些策略。

1.优化集体备课——做好课堂精细化建设的前奏工作

1.1备课施行主备课、辅备课轮流制;学科组长根据同学科教师的专长分配备课内容。承担备课任务的教师先要在学科组内交流备课思路,其他教师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该教师形成教案。这份教案作为该教师的主备教案。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实际,对教案适当修改,作为自己的辅备教案使用。

1.2把说课环节提在备课之前,把教师从局部重复的事务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这种做法以教师的“减负”和“加压”相结合为着力点,以“相互尊重教师的创造性与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为主线,加强全体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构建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创造、有利用摸索、有利于改革”的民主的研究氛围。

2.打造精品课堂——打好课堂精细化建设的攻坚战

主要以学课、授课、听课、评课、磨课五个环节为抓手打造精品课堂。

2.1学课;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要研读、精读一位名师的课堂实录、教学案例或授课策略。要留有阅读笔记和阅读反思。

2.2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刻意模仿名师机智的教学手段和睿智的教学策略,并在课后将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分别记下来,也将自己对教案的现场处理记下来,以备以后进行再度创作。通过模仿与积累,教师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3听课;我校要求每位教师在上学期执讲一节研讨课,下学期执讲一节汇报课。同学科教师都要参加听评课研讨活动,在听课时要及时搜集信息,做出对本节课的分析。听课教师除了写听课笔记之外,还要记录下对所听课的想法、意见和建议。

2.4评课;在听课前由分管学科建设的领导给听课教师分配不同的观课点,教师在听课从不同的观察点来分析教师的这节课。评课时,每位听课教师都要对本节课至少提出一条优点、一条缺点、一条改进措施,并分析原因,后面的评课老师不得重复前面老师的内容。这种做法使听课教师积极参与评课,从多角度选取观课点来分析这节课的优缺点。

2.5磨课;每次听评课后,由分管学科建设的领导将授课教师的课堂实录和听课老师的评课内容整理汇总,发放给同学科的老师,为后来讲课的教师提供鲜活生动的参考个案。这种做法即能使教师相互了解课改情况,看到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变化,又能引起教师的重视,激励他们参加教研的热情。教师在合作可中形成良性互动,相互借鉴经验,有利地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3.深化作业改革——课堂精细化建设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3.1改革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的设置形式,突出作业实效性。作业在设置上分为:“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三种类型。设置的课堂作业主要功能是信息反馈。教师通过课堂作业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的得与失,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学生通过课堂作业要了解自己对知识掌握情况,明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自己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的改变。设置课外作业的主要功能是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3.2改革对学生作业评价方式:在评价过程中遵循激励性原则、过程化原则和互动性原则,具体做法可分以下凡方面。

3.2.1短语评价;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上适当地写下简洁、灵活、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的评语,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3.2.2小组互评;教师根据学习基础和性格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组长带领其他同学一起进行批改,批改完毕后统一交给老师,再由老师检查核定。

3.2.3思维对话;“拓展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都设有“师生思维对话”栏目。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在拓展和实践中的成功体验以及没能解决的疑问写在作业之后,教师在批阅时要对学生提出的疑惑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3.2.4作业展览;对课堂笔记、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数学日记、手抄报等实践性作业,可以通过展览的形式,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学会扬长避短。

在课堂精细化建设方面,可能还包含更实用的策略,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