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鉴别诊断的新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鉴别诊断的新认识

隋显芬

隋显芬(辽宁营口开发区中心医院病理科115007)

【摘要】目的探讨组织形态上易混淆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收集营口开发区中心医院病理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外科诊治的7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和标本,观察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77例患者发病年龄33-72岁,平均50.1岁。大体观察:肿物68例单灶,9例多灶,直径0.7-10cm,平均2.3cm,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39例,浸润性小叶癌7例,粘液癌2例,腺样囊性癌2例,特殊类型癌1例,腺癌1例,叶状肿瘤1例,假性髓样癌1例,混合性癌23例。结论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可以鉴别易混淆的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

【关键词】乳腺肿瘤癌导管癌小叶状免疫表型分型诊断鉴别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272-01

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是乳腺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分别占浸润性乳腺肿瘤的80%和15%。由于分子水平上对疾病认识的加深,使乳腺肿瘤治疗进展很快,因此为了对疾病进行适当的预后判断,以便实施适当的治疗,要求病理医师对乳腺肿瘤做出准确的诊断。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对营口开发区中心医院病理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外科诊治的7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和标本整理观察,复阅HE切片。所有临床资料均由临床病历中获取,包括年龄、肿瘤大小、手术类型、患者复发及生存情况。

1.2IHC染色及其结果判定:标本经4%中性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厚4um,EnVision法染色,DAB显色,光镜观察。IHC所用一抗如下:E-钙黏蛋白(E-cad),p120连环蛋白(p120ctn),试剂均购自北京中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结果判定:E-cad为胞膜着色,p120ctn为胞膜着色或弥漫胞质着色。阳性:10%-50%;阴性0-10%;强阳性〉50%。

2结果

2.1临床资料:77例患者2例男性,余均为女性,年龄33-72岁,平均50.1岁,均因发现乳腺肿块而就诊。1例行乳腺标准根治术,余均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淋巴结转移29例,浸润皮肤5例,浸润肌肉1例。

2.2病理检查:大体观察,肿物直径0.7-10cm,切面灰白或灰红色,质硬脆,边界不清,浸润性生长。镜下观察,不同病例间,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的组织学形态显著不同,常缺乏特殊组织学类型乳腺癌的规律性特点。在组织结构上,癌细胞呈索状、簇状和小梁状排列。在某些肿瘤其显著的特征是以实性或合体细胞样浸润形式,间质很少。部分乳腺癌,腺性分化明显,在癌细胞团中具有中心空腔的小管结构。偶然可见癌细胞单行排列或呈靶环状,但缺乏浸润性小叶癌的细胞学特征。癌细胞外观上也存在一定的变化,胞质丰富,嗜酸性,核规则一致,或具有多个明显核仁的多形性核,核分裂缺乏或显著。。浸润性小叶癌(ILC)的经典形态,是以缺乏黏附性的小细胞增生为特征。小细胞呈单个散在分布于纤维结缔组织中,或呈单行条索状排列,浸润间质。浸润的条索常围绕正常导管向心性分布。癌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有切迹。胞质沿胞膜呈窄环状分布,有时可见胞质内含有空腔,腔内含有包涵体样小体。核分裂通常较少。[1]

2.3IHC观察:混合癌23例中,E-cad阴性胞膜且p120ctn细胞质阳性3例为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模式,被确诊为ILC。另外20例p120ctn均为胞膜阳性(其中E-cad胞膜阳性13例,阴性7例),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模式,被确诊为IDC。

3讨论

E-黏蛋白是一种上皮细胞黏附蛋白,肿瘤浸润的抑制基因。p120ctn可能是一种与E-黏蛋白有关的酪氨酸激酶蛋白。E-黏蛋白内结合区和p120ctn于细胞膜处形成功能性复合物,两者是Wnt信号传导通路的重要部分,在调节细胞分化和生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正常乳腺、乳腺增生病及导管癌细胞都有胞膜E-黏蛋白表达,甚至过表达;p120ctn因与E-黏蛋白形成复合物而呈胞膜表达。发生小叶性肿瘤(不典型小叶增生、小叶原位癌)和浸润性小叶癌时,由于E-黏蛋白缺失,p120ctn解离并聚积在细胞质中,因此在胞质中呈弥漫或核周表达。鉴于p120ctn在导管癌和小叶癌表达部位的不同(导管癌在细胞膜,小叶癌在细胞质),故将其作为标志物用于两者的鉴别诊断。[2]p120ctn可以弥补一些浸润性导管癌之E-cad阴性表达且有时结果不易判定的弱点,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有效鉴别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有报道认为E-cad阴性或胞质阳性、且p120ctn胞质阳性可以作为浸润性小叶癌表达模式;而E-cad或p120ctn胞膜阳性可以作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模式。[3]

总之,E-cad和p120ctn联合应用可以鉴别易混淆的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减少混合癌的诊断率,进而有助于更准确的组织学分型,并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FattanehA.Tavassoli,PeterDevilee.程虹等译.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19.

[2]丁华野,杨光之.浸润性小叶癌的新认识.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6):364.

[3]尹洪芳,李挺等.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鉴别诊断的探讨.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10):6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