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美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美术课美育研究

李涛

李涛大庆市第二十八中学163000

摘要美是生活的艺术,艺术的生活。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基本内涵及宗旨,是用古今中外的美的艺术成果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陶冶人的情操;运用美术的知识、技巧培育人文素质、艺术能力,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是中学美术课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教育思想。

关键词美术美育人文素质艺术能力

美的真谛,美育的内涵,美术的功能及美术创造力的培育,美术课应该遵循的教学教育根本思想基本原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应悉心研究、付诸实践的永恒的主题。遵循上述层面宗旨,中学美术课教学应主要注重以下三个“着力”:

一、着力践行美育理念

我们的美术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桎梏,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同程度存在两种“极端”错误倾向。前者极端,把美术当作副科,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美术课成了被歧视冷落的“灰姑娘”。后者极端,物欲物化商品化、拜金主义滋长,“灰姑娘”一夜间变成世人热烈追捧的“白天鹅”,有的家长甚至一甩几十万送子女上美院,梦想儿女一朝变成齐白石,绘一幅画值千金。结果,圣洁之美被玷污熏染,我们美好的美术课受到冲击影响,要么教师白天不认真授课,晚上为“精英”开小灶;要么单纯教知识而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由此看来美术课教学思想非端正不可,美术课以美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非加强不可。

美术教师要把美育贯穿美术课教学全过程。遵循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则原理,巧妙运用各种艺术教育手段方法,引导学生提高观察能力,鉴赏能力,建立健全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审美感觉,感悟想象与理解等心理能力,将客观世界的“真、善、美”,融进化为学生的知、意、情,提高审美修养。

一是认识美的真谛,理解美育的精髓。美是什么?什么是美?按照美学观点,美是令人愉悦的客观事物。具体讲,美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是统一的。美既不是物的自然属性,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而是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美是人在实践中感受到人的本质力量,智慧与才能的实现,自由创造的那种生活形象,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都具有形象性、创造性、实用性的特征。这是我们掌握美育内涵本质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美育?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或称美感教育,是美术教学教育的灵魂,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指人类把自己在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传授给下一代,培养提高人们的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发展。加强美育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美术教学教育质量。

二是深刻理解美育在推进道德建设上的重要作用。美与丑相对立。美育是扬善惩恶,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美育源自社会实践,反过来促进和影响社会实践。当下社会思潮纷纭,人们思想文化多元化,需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用包括美术美育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文明道德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美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通过美育,可以获得包括美术美育的各种真理和知识,启迪智慧扩大视野,明辨是非、善恶、美丑、高尚卑下。自觉地树立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明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尊自重自律自强,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做心灵美、品德美、行为美、语言仪表美,力求人格完美健全,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一代新人。这样,美育的幅射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变。

二、着力培养审美素质

美术课教育教学也要提倡运用教育文化,大力提高教学教育艺术。一是通过传授知识方法理解美。美术课课堂是中心,学生是主体,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审美这一中心环节,准确掌握、科学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方法。让学生理解美,是美术教育的基础。认真备课,理解教材是起码要求。掌控课堂,精讲精练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中外著名艺术家绘画,雕塑等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积淀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华,凝聚艺术家强烈的思想感情、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蕴含人类真善美,体现杰出艺术美的精神产品。艺术美是艺术的核心,它源于自然现实,又高于自然现象,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动人、更理想、更富感染力。名画中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构图、色彩的精巧和谐;雕塑立体逼真的力度动感、优秀工艺设计的独特创意,美术作品中暖色调的愉悦美感、冷色调的宁静美感、鞭挞丑恶,抒发愤怒厌恶情感,《悲怆》式悲剧色彩强烈的悲情艺术美感,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的精美艺术,通过教师声情并茂语言艺术的讲述,多媒体实物图像,音乐的恰当烘托,将美育与德育有机结合,思想内容美与技术技巧美巧妙融合,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中既深刻感悟作品作品艺术的美,受到美的熏陶、感情的升华,并从艺术技巧上提高了美的鉴赏力。现在还挂在联合国总部的巨幅油画《格尔尼卡》是现代派画家毕加索的力作。毕加索作品粗犷刚劲的个性、统一和谐的手法卓然画坛,表达他强烈的人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政治思想倾向,使他成为国际杰出的画坛政治家。当1937年4月26日德国飞机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夺去1600多名无辜居民的生命时,毕加索立即创作了巨幅油画《格尔尼卡》喊出了。谴责纳粹,反对侵略战争的最强音。画面巨大,造型简洁,调子阴郁,情景恐怖:一匹骏马被炸开了肚子摇晃着倒下;一个男人倒在公牛的蹄下奄奄一息;几个姑娘一边奔跑一边尖叫;一个妇女双手举向空中,摆出古典式绝望的姿势;昏暗的地下室里,唯一的一盏灯荧荧地照着;一位母亲在为死去的孩子哭泣……。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寓意和象征整合,蓝灰黑色调,把法西斯暴行揭露无遗。讲授这节课引导学生鉴赏毕加索的艺术风格、技巧。辅以教师对毕加索从质朴的平民家庭到人道主义,从爱国精神到反对战争,从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到成为共产党人的画家人生历程介绍,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一位大师说过,悲剧是把事物的美撕破给人看。《格尔尼卡》的浓厚的悲剧色彩悲情氛围的艺术美极大的感染、震撼了读者。二是采取引导观察实际生活发现美。美在于发现。需要教师把美育渠道由课内向课外,由学校向社会延伸,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更多地感受美、鉴赏美,提高审美能力。

三、着力提高创造能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不仅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能动地改造世界。美术课美术美育决不是只提高学生的审美力,而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艺术美的创造力。一是激发想象力。想象是艺术的翅膀,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巧设悬疑启发诱导。创设想象的空间。从激发艺术想象力入手,提高艺术创造力。二是创造平等交流的氛围。教学互动、学练结合。学生互相评价作业,互帮互学;教师亲自示范,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引导学生适当参加社会美术活动,吸收生活营养。三是善于借鉴,鼓励创新。例如,位于瑞典南部的马尔默大厦,54层,189米高,旋转扭曲了90度,成为欧洲一道艳丽风景,在2005年世界摩天楼网站评选中,被选为当年最优秀的摩天楼,是由西班牙著名建筑师卡洛特拉瓦设计的。据说他的灵感来自一件身体扭动的雕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创新为美。教师言传身带鼓励创新,学生刻苦努力锐意创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大批杰出的美术人才必将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