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阅读试题解题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浅谈英语阅读试题解题技巧

唐清燕

四川自贡市富顺一中唐清燕

阅读是英语听、说、读、写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培养阅读能力有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在考试中这一题型失分最多,作为老师应怎样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呢?

一般高中英语阅读可分五种类型的题目,每种类型的题目都有相应的解题技巧,掌握了这些技巧,对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主旨题

主旨大意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通过理解、分析全文,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进而总结归纳文章或段落的大意。测试点主要体现在对文章的主题、目的、中心思想的把握以及标题的选择。文章的主旨是通过段落来表达的,而段落的大意主要由主题句来体现,所以段落的主题句是构成文章中心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特点表现为:概括性,句子结构简单明了,文章及段落都是对其解释说明。如何寻找主旨句?

(1)文首。开门见山,提出主题,随后用细节来解释说明主旨句。

(2)首尾呼应。为了突出主题,作者先提出主题,结尾时再点出主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后面的句子往往对前面的句子有所延伸和发展。

(3)文尾。在细节表达完以后,归纳总结要点得出主题句。

(4)文中。通常前面只提出问题,主题句由随之陈述的细节或合乎逻辑的引申在文中导出而后进行解释发展。

(5)无主题句。即主题句隐藏在文中,没有明确的句子。只能通过文中提出的细节进行分析找出共同点,自己归纳总结。切记不要以偏概全或过于宽泛。

(6)注意标志词。主题句常出现在这些标志词之后,如:onthewhole,asaresult,inshort,therefore,thus等。

(二)作者观点和态度题

这类题是作者对某一事物的看法,要么支持,要么反对,带中立色彩的词最不可能是正确答案。最好不要把自己的态度揉入其中,同时要区分开作者的态度和作者引用的别人的态度。作者的态度没有明确提出时,要学会根据作者使用词语的褒贬性去判断作者的态度。作者观点一般与文章主旨相关联。

作者的态度分为三种:支持或赞同,中立或客观,怀疑、批评或反对。如何判定作者的态度?

(1)寻找带有作者强烈感情色彩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来判定作者态度。

(2)段首句中含有“but,yet,however,infact”表示转折关系的词时,这句话通常表示作者观点。

(3)根据作者所举的例证来判定。正面的例子就是支持,反面的例子就是反对,一正一反就是中立客观。

作者态度题中经常出现的表征态度的形容词有:

a.支持或赞成:positive,approving,supportive,optimisticsym,complimentary,confident,appreciative,similar,identical.

b.中立或客观:neutral,objective,impartial,unbiased,detached.

c.怀疑、批评或反对:negative,disapproving,critical,pessimistic,doubtful,suspicious,skeptical.

d.错误选项,永远不选:subjective,indifferent,puzzling,compromising,biased.

(三)词义/句义题

对词义考查的两种方式:超纲词含义推断;熟词生义或是在特定场合的意思。

做这类题一般根据上下文进行推理猜测,不管这个词多超纲,根据上下文都能得出其意思;不管这个词多熟悉,都要通过上下文得出其在特定场合的意思,正确选项不是熟词的常规含义。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通过因果关系猜词。首先找出生词与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才能猜词。有时文章借助关联词(如because,as,since,for,so,thus,asaresult,ofcourse,therefore等)表示前因后果。

(2)通过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关系猜词。通过同义词猜词,一是要看由and或or连接的同义词词组,如happyandgay,即使我们不认识gay这个词,也可以知道它是愉快的意思;二是看在进一步解释的过程中使用的同义词。通过反义词猜词,一是看表转折关系的连词或副词,如but,while,however等;二是看与not搭配的或表示否定意义的词语。

(3)通过构词法猜词。在阅读文章时,我们总会遇上一些新词汇,又很难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其词义,这就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词根、前缀、后缀等语法知识,如前缀un-表反义词,后缀-ment表名词等等。

(4)通过定义或释义关系以及描述来猜词。

(四)推理引申题

推理是要求考生以文章提供的事实为据,经过分析、思考形成这样或那样的观点,在通篇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作者的态度、观点、写作目的意图、文章的寓意等作出正确的推理判断。引申是在理解文章主题思想、作者的态度倾向、观点意图、情节发展等的前提下,作出合乎逻辑的引申。这类题是由“已知的”去推断“未知的”,属于一种深层次的理解。

推理引申题题干中常常含有infer,imply,suggest,conclude,learn,attitude,intend,purpose等一类词。

答题方法:在阅读时要抓住文章的主题和细节,分析文章的结构,根据上下文之间的内在联系,推断文章的深层含义。命题者在出推理类题时往往编造一些文中已言明的事实、超出文章范围的推理、过度发挥的引申等来作为干扰项。因此,文中已明确说明的内容不需要推理,推理以原文中心为依据,引申要适度。对于涉及作者观点和态度一类的题,不要把自己的态度掺入其中,还要注意区分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者引用别人的观点态度,当作者没有明确表示态度时,要学会根据作者使用词语的褒贬性去判断。常用的褒义词有:positive,support,useful,interesting,enthusiasm,admiring,great;常用的贬义词有:disgusting,critical,negative,tolerant,disappointed,awful;常用的表中性的词有:indifferent,impassive,uninterested。

(五)事实细节题

这类题一般只针对文章中某一特定的细节,也可能涉及若干个细节,或者针对文章的主要事实,或利用图形图表或地图来表示信息等。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理解题,答案可在原文中直接找到;二是词义转换题,答案是原文中有关词语和句子的转换,而不能在原文中直接找到。

解题方法:做这类题要记住细节与主旨是直接关联。要防止部分正确,部分错误;是原文信息,但又不是题目要求的内容;符合常识,但不是文章内容;与原句的内容极为相似。文章的事实细节内容不会孤立地出现,它与前后的内容密切相关,考生要善于利用因果、类比、时间、空间的关系将零碎的细节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以上就是各题型的解题方法及技巧。当然这只是一些方法,还需要学生平时多阅读、多积累词汇,持之以恒地练习,相信在这类题上一定会有所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