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伤性截瘫患者心理障碍的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对创伤性截瘫患者心理障碍的护理干预

李淑媛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目的:对创伤性截瘫患者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特点,实施合理科学的心理干预,帮助其树立信心,促进身心健康恢复。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的22例患者进行心理评测,根据心理测试问卷的内容,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的主观感受,从而得出调查结果。结果:患者均具有担心医疗费用过高增加家庭负担.对治疗效果及愈后失去信心,担心婚姻、家庭难以维持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患者心理。结论:重视对创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状况的观察评估,应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营造亲情氛国.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制订个体化康复治疗计划,让患者逐渐适应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创伤性截瘫;心理障碍;护理干预

创伤性截瘫绝大多数由脊椎骨折、脱位压迫脊髓所致,且多为突发事件,具有发病急、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病程漫长、康复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由于沉重的打击造成其严重的挫折心理,不健康的心理直接对治疗及自我康复锻炼产生不良影响.笔者通过对22例创伤性截瘫患者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在住院期问不同的心理特点,实施合理科学的心理干预,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身心康复。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治疗的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2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4例,年龄为18~63岁,平均年龄42.6岁,其中C3~4损伤12例,C5~6损伤6例。受伤原因各不相同,空中坠落16例,房屋倒塌6例。

1.2方法根据心理测试问卷编制的基本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自制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社会资料、以及影响患者情绪的原因等。

2结果

结果显示.患者均具有担心医疗费用过高增加家庭负担、对治疗效果及愈后失去信心、知识缺乏、担心婚姻难以维持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3讨论

3.1重视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动态观察与评估:由于病情突然,病程长,但患者思维清晰,认为自己变成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忧虑失眠,甚至拒绝治疗及进食;有些患者表现为不相信现实,有病乱投医,不断寻求不正当的治疗康复方法,甚至造或其他损伤:

3.2应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调查显示,多数患者都伴有情绪的改变.表现为依从性的下降,不配合正常的治疗和护理,另一方面表现为护理满意度的降低,影响护患关系.因此。对出现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安抚、疏导就显得迫切需要,要善于运目表情、手势和体态语言,鼓励其表达和宣泄情感,教会患者自我调整和自我训练法.同对要注意营造适宜的治疗环境,如安静舒适的病房、柔和的室内颜色、舒缓的音乐等,以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3.3营造亲情氛围、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患者希望得到家人的关怀照顾及社会的支持与同情,相关人员特别是家属、同事、医护人员的态度对于其心理状态的调节是十分重要的,帮助患者克服自卑感和人际交流中的各种障碍,鼓励其保持适当的社会交往,促进和维护患者心理键康。

3.4与患者共同制订个体化康复治疗计划,开展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病情与个体差异,综合应用躯体、行为和认知干预措施,制定一个非常理想的、个体化的康复治疗计划。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有关训练技能及自护知识,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理能力。给患者讲解有关心理卫生知识,如讲解情绪的特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能增强食欲和睡眠,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使其出院后能保证治疗依从性,坚持长期锻炼,促进机体功能恢复,从而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

4结论

患者个体在面对创伤截瘫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反应、心理状况评估和心理疏导及社会支持是重要也是必须的。针对患者的不同背景和情绪状态有的放矢,努力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可缓解应激反应、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在心理护理措施中,心理支持和家庭、社会的支持对于缓解担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定鳞.现代骨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02-906

[2]张彩霞.舒适护理在腹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7):1910—1911

[3]王淑艳.当代医学手术中舒适护理的重要性[M],2008.14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