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社区康复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3

苏州社区康复调查

侯莹邵君

侯莹邵君(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医院康复科215021)

【摘要】目的调查了解苏州市东港社区居民社区康复现状及需求。方法对苏州市东港社区10348户居民进行每户上门调查,选择纳入的康复对象并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填好后收回并统计数据。结果10348户居民共纳入353位康复对象。大部分康复对象为为:卒中和慢性骨关节疼痛,分别占32.3%和35.1%的比例。其中有37位康复对象无苏州医保。半年内接受过康复治疗的为71位,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未进行康复原因主要为:不了解康复是什么治疗、不知道哪些医疗机构提供康复服务以及觉得自己不需要治疗。353人中30位愿意接受机构康复,111位首选社区康复,40位选择家庭康复,不了解康复而未回答的为59位。大部人认为应该将康复治疗项目更多地纳入医保并应该更多地普及康复知识。结论苏州市东港社区居民对康复了解少,康复需求高,目前的社区康复服务不能满足其康复需求,需加强康复宣传,普及社区及家庭康复。

【关键词】康复调查社区康复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087-02

TheRehabilitationSurveyofTheCommunityofSuzhou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rehabilitationstatusanddemandsofDonggangcommunityofSuzhou.MethodsToinvestigatethe10348familyinDonggangcommunityofSuzhoudoortodoor,chosetherehabilitationobjectsandreleasethesurveyscalesdesignedandgetthembackwhentheyweredone.ResultOfthe10348families353objectswerecollected.Mostofthemwerewithstrokeorchronicjointpain,thepercentageswere32.3%and35.1%.37objectshadnoSuzhouMedicalInsurance.71gotrehabilitationtherapyinlatest6months,themainreasonsforthosewhohadnotgotwere:havingnoideaofrehabilitation;donotknowwheretogetitandhavingnodemandtodothat.Inthe353objects,30wouldliketoaccepttheinstitutionsrehabilitation,111feltthecommunityrehabilitationwerethebestchoice,40chosethefamilyrehabilitationand59didnotanswerbecausetheycouldnottelltherehabilitation.MostofthemhopedmorerehabilitationitemswouldmergeintoSuzhouMedicalInsuranceandwantedtolearnmoreaboutrehabilitation.ConclusionTheresidentsknewfewabouttherehabilitationbuthavebigdemandtorehabilitation,andthedemandcouldnotbesatisfiedbythecurrentserviceofthiscommunity.Morerehabilitationpropaganda,communityandfamilyrehabilitationservicesareneeded.

【keywords】rehabilitaitonsurveycommunityrehabilitation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科性学科。老年人、卒中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功能障碍者是康复需求较大的人群,也是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0636万,占总人口8.1%。老年病者中有50%需要康复。在我国脑卒中一直是人群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中国MONICA研究表明江苏省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有明显的上长趋势(P<0.05),年龄标化发病率男性为95/10万,女性为55/10万[2]。研究表明存活的卒中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占40%[3],全国每年用于治疗卒中的费用估计100亿元以上。

经循证医学证实康复是降低卒中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4-6]。规范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节约社会资源[7,8]。能明显提高脑卒中的康复水平和康复质量[9]。康复对慢性下肢痛、颈椎病、脑瘫、帕金森病等慢性疾病也有明确疗效[10-13]。社区康复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区康复与康复水平较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苏州地区的社区康复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是苏州东港社区康复现状及康复需求的调查报道,尚未见苏州地区的类似报道。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苏州市东港社区,包括东港新村及东港二村共10348户居民。

1.2入选标准:有影响生活的慢性疼痛;有卒中、脑瘫、帕金森病、外伤、脊髓灰质炎等病史遗留各种运动或感觉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失访或不愿配合调查者;患病住院或长期住在护理院者。

1.3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量表,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疾病史,后遗症即是否遗留四肢运动感觉功能、认知功能、言语吞咽功能等障碍,是否有影响生活的慢性疼痛等,家庭收入,医保种类,对康复治疗的了解,接受过的治疗项目,对康复费用的评价,希望接受哪些种类的康复服务等。

调查组成员8人,均为我科康复医师和治疗师,调查前经过统一培训。

调查前与东港社区三个居委会及物业公司联系并取得支持,于调查十天前于每单元张贴调查通知。

调查人员分为4组,每组2人,分区对整个社区进行挨户调查。首次失访家庭则在三天内的其他时间段进行第二次及第三次随访,如三次随访皆未联系到其家庭成员则视为失访户。纳入者当场填写调查表,如纳入者有明显精神或认知障碍无法交流者均由其照顾者完成调查,如不识字则由调查人员口述并协助填写。

2结果

2.1一般结果

10348户居民中共纳入9329户,失访或拒绝调查1019户,失访率9.8%。65岁及以上老人1877位,纳入252位,小于65岁者中纳入101位,即共纳入353位。

2.2疾病情况

卒中并遗留肢体残疾者78位,占22.1%;单纯认知障碍8位,占2.3%;单纯言语障碍19位,占5.4%;单纯吞咽障碍9位,占2.5%;脊髓损伤至截瘫卧床患者4位,占1.1%,其中四肢瘫者2位;脑瘫患儿2位,占0.6%;影响活动的慢性骨关节疼痛124位,占35.1%,其中慢性下肢痛72位,颈椎病64位;肩周炎37位,占10.5%;小儿麻痹后遗症者7位,占2.0%;周围神经损伤3位,占0.8%;骨折后遗留功能障碍者32位,占9.1%;老年性痴呆5位,占1.4%;精神障碍者3位,占0.8%;帕金森病14位,占4.0%;半年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3位,占0.8%;运动神经元病1位,占0.3%;醒状昏迷者1位,占0.3%。

2.3医保情况

353位纳入人群有37人无苏州医保,需自费医疗,占10.5%;其中65岁以上者为24人,65岁以下者为13人。

2.4康复现状

于半年内接受过康复治疗的为71位,其中机构康复33位,占46.5%;社区康复29位,占40.8%;家庭康复4位,占5.6%。71位中接受过针灸推拿治疗的为50位,接受过理疗的26位,接受过运动疗法等现代非中医康复治疗的6位。282人未进行康复的原因(可多选)为:121人不了解康复是指何种治疗,占42.9%;86位不知道哪些医疗机构可提供康复服务,占30.5%;56位觉得不需要治疗,占19.9%;14位因为行动不便而未治疗,占5.0%;家属不支持而不治疗的0位,因费用太高无法负担的16位,占5.7%;因疗效欠佳而停止的6位占2.1%。

2.5康复需求

对于目前可以接受的康复方式,353人中30位选择专业机构康复,占8.5%;111位选择社区康复,占31.4%;40位选择家庭康复,占11.3%;25位只希望提供定期康复指导占7.1%;70位觉得不需要接受任何指导,占19.8%;不了解什么是康复而无法回答的59位,占16.7%;18位未填。353人中希望在社区建立正规的康复站的为226人,占64.0%;309人觉得康复治疗应更多地纳入医保,占87.5%;278人觉得应该更加普及康复知识占78.8%。

3讨论

结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吞咽训练、理疗以及中医治疗的现代综合康复疗法已被证明对卒中及其他慢性病患者有明显疗效[14],社区康复治疗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功能的恢复起着关键的作用[15],因此我们进行了此项调查。

东港社区是苏州古城区与工业园区交界处的一个较大社区,有一万多户家庭,人口较密且来源多样,既有拆迁安置农民,又有城镇居民,既有本地人,又很多外地人租住,此社区的调查结果可较好地反映苏州地区居民对康复医学了解以及康复治疗现状。东港社区康复对象,年龄跨度大,病种涵盖广,但居民对康复了解少。东港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配套项目虽较全,但仍无专业康复医师及康复治疗师提供康复服务,站内医疗人员难以完成康复宣传和治疗的任务,目前只开展家庭病床两例。目前这种人员及技术配备在苏州地区较有普遍性。

本调查未纳入东港社区目前在医疗及护理机构就医的患者,即实际康复对象应大于目前调查数据,如能广泛开展社区康复及家庭康复,部分病人可选择居家康复及护理,可进一步减轻医疗及护理机构的负担,节约医疗资源。

综上,苏州地区的社区康复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社区康复服务不能满足其康复需求,需加强康复宣传,普及社区及家庭康复。

参考文献

[1]赵素萍,毛嘉文,胡建平,等.我国部分城市和农村人口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健康统计,1999,16:23-25.

[2]吴亮苏,姚崇华,赵冬,等.我国多省市心血管病趋势及决定因素的人群监测(中国MONICA方案)Ⅰ.发病率和死亡率监测结果[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7,25:6-11.

[3]MeijerR,IhnenfeldtDS,deGrootIJ,etal.Prognosticfactorsforambulationandactivitiesofdailylivinginthesubacutephaseafterstroke;Asystematicreviewofliterature[J].ClinRehabil,2003,Mar,17(2)119-129.

[4]HendricksHT,vanLimbeekJ,GeurtsAC,etal.Motorrecoveryafterstroke:asystematicreviewoftheliterature[J].ArchPhysMedRehabil,2002Nov,83(11):1629-1637.

[5]ParkJ,HopwoodV,WhiteAR,etal.Effectivenessofacupunctureforstroke:asystematicreview.[J].Neurol,2001,248(7):558-563.

[6]EstherMJ,SteultjensEM,DekkerJ,etal.Occupationaltherapyforstrokepatients:asystematicreview.[J].Stroke,2003Mar,34(3):676-687.

[7]TeasellR.Strokerecoveryandrehabilitation[J].Stroke.2003Feb,34(2):365-366.

[8]LanghomeP,GreenerJ.Systematicreviewsinrehabilitationforstroke:issuesandapproachestoaddressingthem[J].ClinRehabil,2002,16:69-74.

[9]KwakkelG,WagenaarRC,TwiskJWR,etal.Intensityoflegandarmtrainingafterprimarymiddle-cerebral-arterystroke:arandomizedtrial.[J].Lancet,1999,354:191-196.

[10]GiibertsonL,LanghomeP,WalkerA,etal.Domiciliaryoccupationaltherapyforpatientswithstrokedischargedfromhospital:arandomizedtrial[J]BMJ,2000,320:603-606.

[11]姜淑云,严隽陶,房敏,等.颈椎病患者康复疗效评价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5):433-435.

[12]刘蓓,范晓华.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J].中国康复,2005,20(4):224-225.

[13]何静杰,张通.帕金森病康复疗效的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5):311-312.

[14]周光辉.不同康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1):687-688.

[15]南登崑.康复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6]唐斌尧,丛晓峰.国内社区康复事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3(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