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管理中的人本思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浅谈基层管理中的人本思想

马英侠

◎马英侠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石油工程系)

中图分类号:G6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44-01

摘要:做好基层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和群众路线,基层组织在管理中就要坚持:关心人、理解人、相信人、尊重人、培养人、鼓舞人的人本思想。

关键词:基层;管理;人本;思想

做好基层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三个代表”思想要求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而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党的组织和党的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因此,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和群众路线,基层组织在管理中就要坚持:关心人、理解人、相信人、尊重人、培养人、鼓舞人的人本思想。

一、关心人

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心系群众,关心群众是前提。要做到关心群众,首先是关心群众生活。群众的生活状况,决定其能否聚精会神地投入工作。如果群众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婚丧嫁娶、家庭纠纷、邻里冲突等都会影响工作热情及投入程度。为此,基层组织要做群众生活的助手,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之在工作中无后顾之忧。其次要关心群众健康。健康身心是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物质保证。因此,基层组织,一方面要定期为群众检查身体,建立动态健康状况库;另一方面要经常找群众谈心,帮助他们缓解工作、生活压力,保持健康心态。再次要关心群众的发展。只有落后的组织,没有落后的群众。人人都有上进心和事业追求,每个群众心底里都有事业上的发展目标。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再者就是关心群众的娱乐。娱乐能够释放工作、生活压力,缓解身心疲劳,调节心态,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好地投入工作之中。为此,基层组织要根据群众需要,适时适当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同时,要考虑群众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以及个性特点和个性需要,避免一刀切式的任务性、指标性活动,泯灭了群众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

二、理解人

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和群众路线,不仅要关心群众,而且要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为。首先要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由于基层群众的年龄结构、生活阅历、知识构成、社会及政治影响的不同,每个人的思想状况是不一样的。因此,基层组织,一定要对群众进行思想状态分析,了解他们各自思想成因,以便针对性不同对象,施与不同的思想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效果明显。其次要理解群众的言行。人的言行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的多样化,导致言行差异,甚至是大相径庭。基层组织,要理解这种差异性,不应求全责备,要通过强化教育引导,使基层群众的言行与基层工作目标趋同。

三、相信人

相信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新时期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要做到相信群众,首先是相信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其次是相信群众的自觉奉献精神。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因此,基层组织,在制定目标、任务、措施时,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性和参与热情;在开展工作中,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工作方法上,要采取启发、引导、鼓励相结合。鉴于此,要求基层组织,改变在潜意识中把组织与群众对立的观念,并杜绝防堵围式工作策略和鞭打式工作方法。

四、尊重人

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对人的尊重。不尊重群众,就会造成组织与群众之间离心离德,干群关系僵化。内耗的结局,必然是基层组织没有了凝聚力、战斗力。要做到尊重人:首先要尊重群众的人格。基层干部对群众敷衍塞责、厌烦举止、粗暴态度、武断结论都是对人格的不尊重,都会失去群众的支持。其次是尊重群众的劳动。由于群众的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必然会形成劳动结果的差异;同时,基层干部的个人的喜好,也会左右对群众劳动结果的评价。有些基层干部总是简单地用一时一事评价群众的劳动能力与结果,这就挫伤了群众主动劳动的热情。因此,要求基层干部要善于发现群众能力闪光点,挖掘群众的智慧,使群众都能有被重用感和成就感。再次,要尊重群众的行为习惯。由于家庭与社会、民族与宗教、知识与品德修养的差异,群众的行为习惯是不同的。基层干部不能用自己固有的观念,评价群众行为习惯。而应本着包容态度和求同存异精神,去理解尊重群众。

五、培养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基层组织贯彻《决议》精神,就要把培养人的工作放在首位。首先要培养群众强烈的事业心。《决议》指出,基层组织要形成“鼓舞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氛围,同时指出:“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决议》的精神,是培养群众事业心的源动力。只要基层组织相信群众都是人才,制定好培养目标和一系列配套政策,并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就会极大地激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使群众形成强烈的事业心和投身事业的极大热情。其次要培养群众过硬的政治追求。《决议》指出:各级组织,对人才的培养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只有如此,我们培养的人,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再次要培养群众高尚的文化情操。基层组织要积极引导群众,使其不断加强文化知识修养。鼓励群众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学习,多参加一些高雅活动。

六、鼓舞人

基层组织要想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工作的热情,除必要的思想教育和政策激励外,还要善于运用鼓舞人的精神功效。首先,要鼓舞人的敬业精神。基层干部,要置身于群众之中,身先士卒是一方面,更重要是发现工作中的群众典型,及时表扬和鼓励,引导群众向立足岗位做贡献的优秀分子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与此同时,也会避免因官僚主义作风,导致树立假先进、假优秀,使榜样失去可信度和感召力。其次,要鼓舞人的品德表现。基层干部要经常深入群众之中,去发掘那些先人后己、尊老爱幼、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等方面先进典型。并采取各种方式,向群众宣传他们的事迹,引导群众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群众品德追求的同化,而且也会推动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

总之,作为基层组织,要开创单位工作新局面,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其关键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马英侠(1957-),汉族,河北吴桥人,渤海石油职业学院石油工程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