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的抢救

/ 2

产后大出血的抢救

赵丽媛

赵丽媛(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150040)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0-0304-02

【关键词】产后大出血抢救

我院对产妇建立“休克指数”监测并应用“休克指数”指导抢救产后大出血,至今12例产后大出血产妇的抢救皆获成功,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以前,我们都是依靠目测外流血量来估计产后出血的多少。经验证明,目测法估计的失血量往往还不足实际失血量的一半。“休克指数”提供了与实际血量更为接近的估计。

由于设备缺乏,对于隐性出血,更是难以发现。当临床上既未见到大量外出血、亦未发现血压下降而仅有脉搏增快时,没有“休克指数”作为依据,作为基层医务人员,谁能下得了救治的决心呢?

在抢救失血性休克的过程中,我们以往也只能凭目测的出量来考虑入量,有了休克指数的监测,对于救治过程中血容量的补足与否,就有了一个重要的参数了。

可见,“休克指数”迄今对我们基层医院,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休克指数与失血置的关系

“休克指数”是心率与收缩压(毫米汞柱)的比值,正常小于1。

休克指数与失血量的关系,可以附表表示:

2病例介绍

病例1:谢某,女,22岁,2008年12月15日中午12:55足月顺产一女婴,重3kg,产程目测出血量约500ml,按我院常规于第三产程至产后2小时内实行休克指数监测:130/pm休克指数为0.8,2pm为0.85,搬动回休基室后,不久诉头晕,心前区不适,即测得休克指数为2.4(约125/pm),马上开始抢救。当时目测出血量约达1100ml,但按休克指数估计,应约2000~2500ml,经过近6小时的抢救,输入液量(包括输同型血量)约2300ml,患者血压基本稳定于102~110/60~75mmHg,心率95次/分,即休克指数稳定于正常值<1,抢救获得了成功。

病例2:涂某某,女,22岁,2008年12月24日210/pm顺产一男婴,重3.5kg,休克指数监测:2pm为0.96,220/pm为1.07,240/pm为1.25,开始救治。这时候的目测血量约600ml,而休克指数则提示1200ml左右。救治至4pm,输入液量约1500ml,血压恢复至90/70mmHg,但心率较快118次/分,放慢静滴速度,再加1000ml液体维持之,休克指数监测一直进行到第三天8Am,血压已稳定于100~11A。/60~76mmHg,心率80~85次/分,监测才告结束。

病例3:林某某,女,30岁,2008年1月8日30/pm会阴侧切,产一男婴,重3kg,当时目测出血量约350ml,休克指数监测,710/pm为0.73,730/pm为0.76,730/pm为0.76,750/pm0.78,40/pm为0.93,9pm为1.4。开始抢救。这时候按休克指数提示失血量约1500ml,刚开始抢救不久,910/pm休克指数继续上升到1.73.抢救至1010/pm输入液量(包括输同型血量)1800ml,体克指数下降为1.3,放慢进液速度。留置导尿管,每小时测尿量一次。说明休克已经缓解。但因心率一直较快(98次/分),休克指数监测一直持续到第3天(一直稳定于0.7~0.8)抢救成功才结束监测。

3讨论

3.1建立休克指数监测,使救治开始得更及时上面3个病例是我们抢救成功12例的前3例。可以看出,随着医务人员对休克指数及其意义的认识加深,休克指数的监测日见认真,救治也开始得更及时了。

通过监测,如果能使救治在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之前就开始,而不是等到休克指数>1以后,则效果会佳。

3.2抢救失血性休克“三部曲”抢救失血性休克,关键在及时补足血容量。有二个原则:一是要快,要求注入液体而非漓入,必要时双管齐下。二是“三晶一胶”,先输入平衡液、等渗盐水或糖盐水。但如出血尚未控制,则可及时补充胶体液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以提高血浆胶渗压、扩充血容量,并解除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当然,全血是最好的胶体液。有时休克指数可高达2.0~2.5,而快速输血仍有起死回生之功效。

抢救失血性休克,及时给氧和纠酸、纠正电解质紊乱是千万不能忘记的。当血压逐步恢复而心律仍居高不下时,应考虑到有无酸中毒?有无电解质代谢失衡?是否心脏对输入液体的负担已达一定限度?不能放松对肺水肿的警惕!

补容、给氧、纠酸及纠正电解质紊乱,这就是我们的所谓“三部曲”。

3.3尿量测量是休克缓解与否的一个可靠指标在没有做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情况下,尿量测量更显得重要。可留置导尿管,每1/2至1小时测尿量一次。休克缓解的一个可靠指标,是每小时尿量达30ml以上。

4小结

实行“休克指数”监测,应用“休克指数”指导抢救产后大出血,对我们设备不足、医务人员缺乏的基层医院意义重大。尤其在第三产程与产后一小时内,实行认真监测,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开始救治,从而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4.

[2]华成伟,李行.对产后出血临床处理探讨.中华妇产科杂志,1988,23:353.

[3]胡志远,胡振桂.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探讨.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9:211.

[4]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