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中的应用

徐芮

徐芮

(河西学院医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案例教学在管理学中是普遍推崇和倡导的教学方法,是改变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强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从业能力,在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更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案例教学;案例准备;应用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347-02

案例教学模式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管理学中它是普遍推崇和倡导的教学方法。《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既要给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奠定必要足够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又要注意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不是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案例教学在该课程中就显得十分必要。

1.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意义

案例教学改变了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上学生学习上主动性与能动性较差,课堂教学气氛沉闷的状态。引入案例教学,通过课堂上教、学、练的同步进行,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引入案例内容就是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与掌握法律法规及条例,因此学生的课堂学习会积极配合,兴趣浓厚。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选取实例,认真细致地分析,帮助学生整理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案例教学就是改变了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强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从业能力,在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更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要求学生懂法、守法。在授课过程都围绕法规实例讲解与练习,学生在完成该课程学习后,就已经具备了合法从业的观念及渠道,具有了一定的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或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经过多年教学改革探索,药学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已经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应用案例教学时,重点是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已经学到的法律法规知识,服务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法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根据本专业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

2.1选择案例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案例的选择既要有典型性、针对性,又要贴近课程实际、贴近学生特点,同时也要与我国经济环境相适应。例如该课程的案例具有内容的真实性,材料的典型性综合性的特点,使学生通过案例实践,完全具备了应用法律法规的能力。药品是极其特殊的商品,针对其特点,案例必须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始末,帮助学生不断的熟练掌握和理解法规内容。

2.2收集相关资料

充分、详实的资料是案例教学法顺利实施的保证条件。学生知识面窄,见识及社会实践少,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入手,准备他们欠缺的知识点资料来辅助理解和剖析案例,逐渐培养和形成定位思考模式。

2.3课前准备

案例的典型性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学生的基本素质对案例的熟悉程度和实践参与度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准备,包括案例涉及到的法规必须全篇熟悉等,采取作业与课堂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较为理想。

3.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的思考

3.1不断提高实施案例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法规案例指导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了解和掌握《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召回管理办法》、GMP、GSP、GPP等各方面的具体内容,了解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具备较强的发现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2建立教学案例库

实施法规案例教学,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教师要十分重视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建立教学案例库。教师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药企及医疗机构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

3.3注重案例与所涉及知识的前后衔接性

虽然我们强调案例要强于所阐述理论,但案例会涉及一些其他相关知识。所以组织案例时应特别注意案例与所涉及知识的前后衔接性,对未涉及知识点应做准备和补充,对已涉及重要知识点,应注意设计相关问题,突出理论的关联性。

3.4对学生建立案例学习考评制度

要结合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特别是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客观地对学生在法规案例教学中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便于比较客观地检验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能力。

3.5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同时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是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1]石秀梅.探索课堂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医学教育探索,2010,(1):58-60.

[2]姬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成人教育,2008,(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