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眼科病房无陪护护理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探讨眼科病房无陪护护理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赵伟

北安市五官医院黑龙江省164000

摘要:目的:探讨眼科病房无陪护护理模式的实施及效果。方法: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我院开展480例和未开展无陪护护理模式的科室患者450例,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同时收集无陪护护理模式实施前后生活满意度、环境满意度、综合满意度及单因子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无陪护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医院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运用人性化管理手段进行病房陪护的管理。

关键词:无陪护护理;眼科;人性化

无陪护护理模式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再需要家属的照顾,而是由护士取代家属给患者实施生活护理,它是科学管理、人性化服务加上全程护理的一种创新模式。从护士角度来说,无陪护要求他们走近患者,承担起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工作,有利于其素质的全面提高,也能让他们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职业认同感。从医院角度来看,医疗环境变好,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规范的护理程序也可以降低由陪护人员引起的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我们将其运用于眼科病房,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满足眼科患者个性化需求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彻底转变护理工作中“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我院眼科在2014年开展无陪护护理,通过近一年多的工作,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4年7-12月实施无陪护护理的48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取2013年同期未实施无陪护护理的4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及手术季节性等方而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国内传统护理模式,患者日常生活护理主要由家属承担,护理人员提供与疾病相关的专业护理。实验组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无陪护的护理模式,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并签订入院知情同意书。入院后,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年龄、视力、听力及平衡功能、肢体活动度、药物影响、精神、既往疾病史等情况对患者进行首次评估,确定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由责任护士书写护嘱并填写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责任护士根据患者自理能力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让其签名,并做到每班交班,特别是夜班时要加强巡视,确保患者需要时随叫随到,满足患者需要。采用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请有关专家审定,通过生活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及综合满意度3大维度对每名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90分为满意,<90分为不满意。同时,对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中护士的举比、态度、责任心,当按床头呼叫器后,护士及时到床边服务,不能下床又无陪伴时,护士帮助您洗漱、进食、大小便,病房的秩序、卫生4项单因子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眼科患者常因对疾病的不了解也不重视而耽误治疗,特别是我们基层医院而向广大农村,患者来院时病情已是很严重,所以往往给患者身心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眼科患者的陪护看简单,其实是一难点,护理患者时操作要精细,专业性更强,由于家属及陪护缺乏专科护理知识,护理质量无法保证,所以我科在不增加临床护士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无陪护护理服务,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满足患者个性化、差异化护理需求,保证患者住院期间能得到及时、安全、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的治疗环境,解决了患者和家属的后顾之忧,融洽了护患关系。

无陪护病房在部分发达国家已十分普遍,我国住院患者需要陪护是一种社会公认、普遍存在的现象,无陪护病房属于新生事物,在推广过程中,采用简单机械地限制陪护人员的管理方法与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的精髓不相适应,无陪护护理模式符合中国老龄独子化的社会现状。医院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以开设无陪护病房此项活动为契机,运用人性化管理手段进行病房陪护的管理。中国人接受的教育受儒家影响较深,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家庭为核心的价值观。部分老年患者观念保守,内心深处认为“养儿防老”,生病理所当然是自己孩子或者家属照顾,不能适应让护理人员去做生活护理工作。实施无陪护护理模式的举措不仅彻底解除了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减轻了他们的陪护负担;同时,冲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传统陪护观念。

无陪护并非只是护理技术的要求.更应是护理人文关怀的体现。首先,护士在擦身、洗漱等护理中,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为治疗性护理奠定基础;其次,护士与患者在生活这是和谐护患关系中必不接触中,能产生大量的情感交流可少的元素。在护理管理方而制定无陪护病区分级及护理标准、无陪护排班模式及无陪护病区宣教手册,建立健全护理质量标准,提高护理队伍素质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专业护士护理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所以开展无陪护护理服务,对眼科患者术后的恢复及健康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避免了家属或陪护人员因缺乏眼科相关护理知识和护理方法而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实施无陪护护理模式,实行限制胜探视,既降低家属陪护率,又可保持环境清洁,患者感染率下降,有效避免交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四;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水平和病房管理质量,避免了有陪护而给病房管理带来的弊端。另外结果证明,患者接受有别于传统护理模式的无陪护护理服务,对生活条件、住院环境以及护理技术等方而的满意度都有明显提高。无陪护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树立了良好的医院形象。

4.结语

“无陪护病房”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适应医疗改革的大方向,能够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利益和方便,坚持不懈地推广下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构筑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桥梁。我们只要本着以专业化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以亲情式护理服务解决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用高质量的管理来提高专业护理水平,无陪护护理服务一定会深入人心,在临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传坤,孟祥丽,工永芳,等.无陪护护理模式开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96-97.

[2]路皓,张华,李娟,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B):1206-1207.

[3]孟祥丽,张传坤,高波.无陪护护理模式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9):110-111.